金陵天印庵,座落在南京延齡巷「金陵刻經處」附近,住持是楊仁山老居士的女兒,法名圓音的老比丘尼。
楊仁山老居士有五子二女,圓音是老居士的幼女。受到父親的影響,自幼即知在佛前禮拜。十四歲時能誦短部經,此後即持齋茹素。二十一歲,感於在家修行,難免俗務干擾,決心出家,徵得父母的同意。楊仁山老居士學佛以來,早有出家之志,唯以家累所牽,不能如願。如今女兒決心出家,他自然不加勸阻。
圓音出家後,先住在揚州圓覺精舍,第二年到焦山受具足戒,這時他的祖母——孫太夫人,思念孫女心切,於是在家中設立佛堂,接圓音回家修行。圓音不忍拂逆老人家,回到家中。日常禮佛誦經,做早晚課,研究教理。曾刺血書寫《阿彌陀經》、〈普門品〉、《佛遺教經》各一卷,以上報佛恩,下濟三途。禮佛誦經之餘,精繪佛菩薩像,分贈佛門信士供養。
光緒二十五年,楊仁山老居士在南京 延齡巷建了一所住宅,後來捐給了「金陵刻經處」做為公產。圓音也在延齡巷附近買了一塊地,建造天印庵。一來可就近照應老父,再則也可協助校勘經籍。
民國前一年八月十七日,楊仁山老居士生西。圓音發願要繼承父親的遺志,把他父親手訂的《大藏輯要》刻印完成。他曾撰寫了一篇〈募刻全藏緣起〉,辭旨懇切,感發人心。圓音戒行嚴謹,修持精勤,每夏結安居,敬禮《華嚴》、《法華》諸經,自課極嚴,因此遠近敬仰,教化一方。民國十九年九月初二,在天印庵安詳而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