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樹下說故事:五家分財的啟示 ●怡萱

釋迦牟尼佛住世時,曾跟諸比丘談及行菩薩道的親身經歷。

佛在因地修行時,有一世做了大國王,治理人民施行正道,而且以身作則,公正無私。由於國王從未到外地巡視,宰相就建議他出巡,藉此了解民情,國王欣然答應。

國王周遊各地,所到之處,人民生活富裕,個個充滿愉悅神情,不僅衣著整齊光鮮,房舍也清潔雅致。國王眼見百姓豐衣足食,各得其所,甚感欣慰。

回宮之後,追憶旅途上的見聞,忽然想到:我國這種安樂,能夠持續多久?萬一鄰國來犯,立刻成為泡影。又想到自己疏於國防,軍備不足,便下令各地豪族巨賈捐款,以充軍需。

有位長者捐出私財三千萬元,比起其他人的捐獻,實在少太多了,國王非常不悅,劈頭便生氣地說:「你怎敢當著我的面欺藏財產?」

長者答覆:「大王!我一向不善理財,因為我一切私財為五家共有,並不屬於我呀!」

國王滿頭霧水,請長者解釋。

長者說:「所謂私財五家共有,是指;一水,二火,三賊,四官,五命盡。我為防範五家分財,故心念佛業、口宣佛教、身行佛事,捐錢興建佛寺、供養賢人以及濟貧放生,所作所為力求心安,這樣福德如影隨形,永遠不失。請大王想想!縱使家財萬貫,一旦命終,獨自奔向來世,禍福難卜,多麼無奈!我觀人世如幻,絕不當守財奴。即便如此,仍被五家分走了十億元。我深知錢財乃災禍之源,常怕它危害自己,但願眾人用車將它運走,正好減輕煩惱,怎麼會藏私?」

國王聽了大為讚歎,就讓長者回領地去,並到齋房裡靜坐思惟,大悟自身尚且不保,哪能永久保有國土、妻子、兒女、眾人?於是抄佛經、誦經文、解經義,終於心開意解,心垢盡除。

從此以後,國王親近賢臣、廣納諫言、大赦罪犯,事事都為民眾設想,並帶領群臣精心擬訂政策。

國王還告訴群臣說:「不讀佛經妙義、不重佛法戒律,就如眼盲耳聾之人,你們還記得那位捐三千萬元的長者嗎?我豈能讓他專美於前?」就下令在邊境賑災濟貧,建立佛寺懸繒燒香,供養僧侶,讓他們安心辦道。每逢六齋日,國王還守八關齋戒呢!

過了三年,四境安寧,盜賊絕跡,五穀豐登,民無飢寒。國王壽終之後,生到忉利天。

最後佛告訴大家:「當時的國王就是我,那位長者是舍利弗,勸國王出巡的宰相是阿難。菩薩行布施要像這樣不分族群,還要不疲不厭。」

(出自《六度集經》)
(圖說:長者知道財產必為水、火、賊、官、命盡五家所分,但願眾人駕車將它運走,正可減輕煩憂。)


經文原文:

昔者菩薩為大國王,理民以正,心無偏頗,然不遊觀。國相啟曰:「願一出遊。」王曰:「大善!」明日即出。人民悅豫,普得其所,?國富姓居舍妙雅,瓦以金銀,服飾光道,曰:「吾國豐哉!」心甚欣豫。還宮憶之,曰:「斯諸理家,何益於國乎?」?錄其財為軍儲矣。

有一理家,其私財有三千萬,以疏現王。王怒曰:「何敢面欺乎?」對曰:「少來治生,凡有私財宅中之寶,五家之分,非吾有也。」曰:「何謂私財?」對曰:「心念佛業,口宣佛教,身行佛事,捐五家分興佛宗廟,敬事賢眾供其衣食,慈養蜎飛蠕動蚑行之類;心所不安不以加之,斯之福德隨我所之,猶影隨形,所謂私財也。五家分者:一水,二火,三賊,四官,五為命盡。身逮家寶捐之於世,已當獨逝,殃福之門未知所之,?世如幻,故不敢有之也。計五家分可有十億,斯為禍之窠藪,常恐危己,豈敢有之也。願士眾輦之,以除吾憂。」

王曰:「誠哉斯言也。」即遣之去。退入齋房,靖心精思,即醒寤曰:「身尚不保,豈況國土妻子眾諸,可得久長乎?」即撰錄佛經誦文釋義,心垢照除,進貞臣納忠諫大赦其國,還民寶,序群僚,議寬正。謂群臣曰:「夫不?佛經妙義重戒者,其為聾盲矣!彼理家富,唯我貧矣!」即?國界散出財寶,賑給貧困恣民所欲,立佛廟寺懸繒燒香,飯諸沙門,身自六齋。如斯三年,四境寧靖,盜賊都息,五穀熟成,民無飢寒。王後壽終,即上生第二天。

佛告諸沙門:「時王者,吾身是。理家者,秋鷺子是。勸王觀國者,阿難是。菩薩慈惠度無極行布施如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