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臺教觀略說講記(三十七)
●吳希仁講述 ●智光 懷德整理

(點選講表可放大)
行別

第五「行別」:別教修觀行,是「五行差別」。何謂「五行」?請看講義二十的(乙)表,這是出自《大般涅槃經》。

聖行 梵行 天行

《大般涅槃經》把所有菩薩萬行,歸納成五行。第一為「聖行」,指菩薩入聖流之行,要轉凡成聖,這至少得斷見惑以上。所以在聖行當中,重點是勤修「戒定慧」三無漏學,來斷除貪瞋癡等煩惱。「十住入空行」,這在別教的階位中是屬於十住位的菩薩,主要修空觀之行,斷見思惑。

第二是「梵行」。「梵」是「清淨」,指的是「慈悲喜捨」四無量心。「十行十向入假行」,證到十行、十回向的菩薩,比十住的菩薩更高,因為已經斷了見思惑,不再夾雜有漏煩惱,真正能慈悲喜捨度化眾生,故名梵行。他已經能從空入假,修假觀之行,廣度眾生,進一步斷塵沙惑,開發道種智。

第三是「天行」。此「天」,不是指三界內的天道,而是指的「第一義天」,也就是中道第一義諦,這已經屬於登地菩薩的境界。「全性起修」,登地的菩薩,已經破一分根本無明,證一分中道法身,而與中道第一義諦,即真如本性相應,所以所做的事情就能全性德而起修德,完全跟真如本性的性德相應。「十地入中道行」,別教登地的菩薩,從第一地到第十地,無明分分破,法身分分證,都是修的中觀行,全性起修、全修在性,修德完全跟性德吻合。別教來到十地就跟圓教十住相同,此名「證道同圓」,證悟的境界一樣。

後面的第四「嬰兒行」和第五「病行」,也都離不開中道之行。一入全性起修的中道行,就能開發一切種智,這是「根本智」,從根本智就能起「後得智」,所以登地的菩薩乃至最後成就無上的佛果,各方面的功德、神通、道力更大,更能大行菩薩道,這就叫「從體起用」。

嬰兒行 病行

「嬰兒行」,是屬於「十地慈行」,就是指登地的菩薩,為度化眾生所運用的無緣大慈的慈行;「病行」,則是指「十地悲行」,也就是登地菩薩,為度化眾生所運用的同體大悲的悲行。

為甚麼稱作嬰兒行呢?「示同小善」,就是菩薩在修慈行的時候,契機施化,雖然本身已是登地的菩薩,但他看眾生需要講人天乘法,就對他講人天乘;需要對他講聲聞、緣覺乘法,就示同聲聞、緣覺乘。並不會因為自己已是登地的菩薩,就輕蔑五戒、十善等人天乘法,故曰「示同小善」。從人天小果乃至別教菩薩,歷劫修行的相似中道之行,他都善巧方便一一加以教化、示現,來啟發眾生的善根。所以經上說如黃葉之止兒啼,如空拳之誑小兒。

又為甚麼稱為病行呢?「示同煩惱」,這是悲行。「從體起用,示同煩惱」,來到十地的菩薩,雖然微細的根本無明未斷,但見思惑早已斷除乾淨,理應沒有煩惱之行。然而為了度化眾生,有時也要有不同的手段,比如沒有病,卻示同有病。例如《維摩詰所說經》中的維摩詰居士,其實已是等覺菩薩,但為度眾生而示現有疾,所謂「眾生病故,是故我病」,此即「病行」。

又如陷害釋迦牟尼佛的提婆達多,其實也是大菩薩示現病行,來警示眾生莫造五逆之惡。由於他是登地菩薩,所以雖造五逆罪而墮入地獄,但在地獄中受苦卻如享三禪樂。這些都是經佛陀開示之後,吾人方知的菩薩病行。

以上五行,在《大般涅槃經》中,把菩薩的修行次第井然有序的排列開來,智者大師建立天臺教義,是以《法華經》為骨幹,而以《大般涅槃經》為扶疏,所以有很多地方引用《大般涅槃經》,乃至於菩薩的修證階位也是引用《大般涅槃經》。

菩薩五行,別教是一行一行有次第的修;「藏通但聖梵」,藏、通二教主要為聖行,就是菩薩乘也只有少分的梵行;「亦非一行一切行」,也不同於圓教人的一行一切行,圓人一行中即具足五行。由於圓教人懂得圓融中道的道理,所以行其中任何一行時,就具足了其他四行,此云「一行一切行」。

(圖說:「病行」,菩薩為了度化眾生,要有不同手段,比如沒有病,卻示同有病。維摩詰居士已是等覺菩薩,但為度眾生而示現有疾。)
位別

第六「位別」:位指所證的果位。別教有哪些果位呢?後面的表會加以詳列,菩薩一共有五十二個階位,包括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,及等覺、妙覺。「位不相收」,別教的菩薩在修行證果的過程中,證到哪個階位就只得到那個階位的功德,這些階位之間並不互相收攝。

「藏通無此階位」,藏、通二教尚未提及五十二個菩薩階位,通教有所謂「三乘共十地」,那個「十地」也與五十二個階位中的「十地」,大不相同。「又非相收相攝」,也不是圓教所講的「一位一切位」,位位之間互相收攝,一地就具足諸地的功德。

因別

第七「因別」:別、圓二教修因,都是要修中道佛性,其所以不同,就在於佛性的詮釋。別教所講的佛性,是「一因迥出」;最後證到的果,是「果別」,曰「一果不融」。

請看講表二十(丙),在此稍作分析說明。大乘講佛性,因眾生皆有佛性,故皆能成佛。佛性再加以細分,此出自於《大般涅槃經》。《大般涅槃經》有北譯本、南譯本之別,北譯本中就開出「三因佛性」,即在因地之時,吾人皆已具有。第一為「正因佛性」,指中道實相的理體本身。何以名為「正因」?因為佛性「中正雙照」,既照空、又照有,既中且正,故名正因佛性。正因佛性中具足真、俗、中三諦,我們最終成佛主要就是將正因佛性開發出來,一開發就能成就涅槃三德—法身、般若、解脫。

或問如何開發呢?必須要有第二「了因佛性」,即照了實相理體的智慧。我們學佛所以要開智慧,就是希望把了因佛性顯發出來,顯發覺悟一切諦理的智慧,也就是般若的智慧,開發之後它就能夠與理體相應。正因佛性是性德,吾人本性中就有,它是理體;了因佛性和後面的緣因佛性是修德,必得後天下功夫去修行。所謂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。

第三「緣因佛性」,指種種的功德、善根。了因是修慧,緣因是修福。為甚麼稱為緣因?「緣」是助緣,能夠「資助了因」,它能幫助照了開發正因佛性。所以行菩薩道必須福慧雙修,修慧就是開發了因佛性,修福就是開發緣因佛性。只修福或只修慧,都無法圓滿。緣因佛性最後成就的是涅槃三德中的解脫德。

那麼,為什麼別教所講的因是「一因迥出」,所講的果是「一果不融」呢?一果不融就是只有法身德。當知別教所詮釋的最高諦理是但中佛性,但中佛性是非染非淨、不及諸法,只有一個真空的理體,不具足一切法。就在但中諦理的相應之下,它的修因是「一因迥出」,亦即正因佛性遠遠地超出緣、了二因佛性之外,故它不具緣因、了因。

「藏通不詮」,藏通二教不詮釋中諦,根本不知道佛性。「又不具緣了」,又與圓教所說的佛性不同,圓教的正因佛性具足了因、緣因,差別就在這裡。

果別

第八「果別」:「一果不融」,也是同樣的情形,別教人證涅槃三德是有次第的。「妙覺方證」,先得般若,其次得解脫,最後成佛才證得法身。而法身德裡並不具足般若、解脫,三德是並列開來的,所以說是一果不融。「亦非一證一切證」,若是圓教,則三德圓融,法身裡就具足般若、解脫;而且「初發心時,便成正等正覺」,法身、般若、解脫同時證得。

以上,介紹的是別教「八法」,八法若加以歸納,便成「教、理、行、果」四大綱領;四大綱領,再一濃縮,也可單講一個「教」字。佛法就是這樣,有開有合。

(待續)
(圖說:大乘講眾生皆有佛性,故皆能成佛。佛性加以細分,有「三因佛性」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