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蔡襄書。紙本。行書尺牘一則,凡十二行,每行字數不一,共一百一十二字。縱29.2厘米,橫46.8厘米。為宋四家墨寶冊之一。臺北故宮博物院藏。
此帖又名《致杜君長官尺牘》,簡稱《杜君帖》,是蔡襄即將渡長江「南歸」途中所書。追述離都(開封)行至南京(今河南商丘)而痛失長子,友人來信慰問,蔡襄作此書答謝。書法豐厚充腴處似顏真卿,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。
所謂「字如其人」,蔡襄是個士人,他的行書,不管是最有名的《澄心堂帖》、《蒙惠帖》,或其他的書信尺牘,都顯得謹慎莊重,像個衣冠齊整禮數周全的君子。
蔡襄曾經擔任開封知府,《宋史》上對他做官期間的記載寥寥無幾,卻傳神動人:「談笑剖決,破奸發隱,吏不能欺」。
這次旅途匆忙疲困,但蔡襄勉力書信時,也不忘寫下「貴眷各佳安」,周到地祝福對方家人都好;再言自己也好—「老兒已下無恙」。這是《離都帖》裡遭逢變故間也要保持的優雅從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