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典研討解惑舉隅──臺中蓮社養正班研學釋疑
●養心


臺中蓮社養正念佛班成立於民國九十一年,當時張式銘老師有感於暑假護持啟蒙班的老師,於活動結束後各自回工作崗位,較無進一步參與蓮社聽經、念佛、共修等活動,為維護老師們的善根,培養正知正見,增長慧命,遂成立養正班。

徐醒民老師以《易經》「蒙以養正,聖功也」命為班名,期許班員時時刻刻以「養正」自勉之,啟發孩子於童蒙,同時也開啟自己的智慧。指導老師為吳思飛老師,吳老師為同學消釋了很多疑惑,並一再開示一句佛號的不可思議,無非要我們全身靠倒,歸命阿彌陀佛。聽聞吳老師講解《阿彌陀佛要解》,相當受用,今舉其中之提問及解惑,與蓮友分享。

得定之門

問:為何數息法容易得定,念佛不易得定?

答:誰這麼講?根據在哪裡?那我們也可就其所統計,看看有多少人修數息觀、不淨觀得定?而修念佛法門還沒得定?

數息觀、不淨觀在整個禪定法門當中,確實是入道二甘露門,是入禪定的基礎門,這是沒有錯。所有這些法門,在佛當世,佛或是佛的大弟子、大菩薩,於教授時會看眾生的根機,適合修數息觀就教數息觀,適合不淨觀就教不淨觀。

雪公常講一則公案:目犍連尊者教導兩個弟子修行,一個修數息觀、一個修不淨觀,修了很久,兩個弟子就是不成就。目犍連就請教舍利弗,舍利弗問他們兩位還沒出家前是從事什麼職業?尊者回答,修不淨觀的是銀鐵匠;另一個修數息觀是洗衣匠。舍利弗便教目犍連將兩個人的修法換一換。換了沒多久,兩人即證果了。

修數息觀得定的原本是打鐵拉風箱的,整天的工作都是令空氣一出一入。修不淨觀成就的,原本是替人洗衣服的,整天的工作,是接觸不淨穢物。順其所習,才能駕輕就熟,所以換一換就成就了。

可見法門各有其機,一般入定的基礎法離不開數息觀、不淨觀這兩種法門,那是就通途法門來講,這還要各契其機。通途禪定種類次第法門,差不多都依照這兩種來入門。出世間上上禪則有好幾種,念佛是屬於出世間上上禪。

有的念佛人可能有數息觀、不淨觀這方面的宿根,也知求生極樂世界;因為他有修行不淨觀、數息觀的宿根,所以一修行很快、很容易就得輕安入定,那他當然可以修,借此基礎,再加上念佛,求生西方,功夫就很得力了。如果不是宿根很深厚,與其花功夫在數息等法門上,不如花功夫在念佛,一下手就是念佛,念到一心不亂,這是定,是大定。

不要認為念佛人很多,有幾個人能得到一心不亂?事實上,念佛的人多,但真正精進念佛的人少;如果精進念佛,會達到一個境界,這樣子的人不多。不要看念佛的人滿街都是,得定的人很少。因為念佛法門是非常普遍、三根普被,士農工商、老老少少都可以念。一天念兩、三句也是念,而下很大工夫的人也是有,我們不要看一天只念兩、三句的人,要看比較用功夫的人,但在這個時代,比例算起來還是很少。

諦閑大師有個補破鍋的童年玩伴,老了想跟他出家了生死。諦閑大師很為難,想他年紀大,又識字不多,研經來不及了,於是對他說,你真想出家,那要聽我的話,就修淨土法門。教他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老實地念。他很聽話,老老實實念一句佛號,念了三年,預知時至,站著往生了。念佛是上智與下愚不移,而得成就。

念佛法門是彌陀大定的法門,不用擔心念佛不會得定,不要懷疑,「契機」則法無高下,最重要的是要契機。念佛的時候,選擇的方法也要契機,古德所教,看你哪一種契機,就採用那種,然後加功用行。當然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,用功夫忌諱躁進,那是急切心,要不得。而是要水到渠成,按部就班而行,不求速成,不期小效。

(圖說:念佛是彌陀大定的法門,但不能只是一朝一夕用功,用功夫忌諱躁進,那是急切心,必須按部就班而行,不求速成,不期小效。)
對治習氣

另外還有相關的問題:在日常生活中,貪瞋癡種種習氣如何對治?是否先修止觀、禪定等其他法門再來念佛?

老師如是說:很多人有這個問題,自己看經書,或是有人告訴他數息觀、不淨觀,聽到甚麼法門容易得定,就起了懷疑心:「他們修數息觀的有人得定啊!我看念佛的沒得定。」事實上你看他修數息觀得定,要下多少功夫,絕不是一天修兩個小時就能辦到。像廣欽老和尚就有定功,他的定是真正的定,老和尚下了多大的功夫啊!

不用懷疑,修念佛法門,用心就會得定。念佛法門自始至終就是非常殊勝的止觀定慧法門,就是一個彌陀大定法門,就怕我們不用功,朝三暮四,沒有信心,懷疑念著念著怎麼煩惱還是這麼多,然而,我們念了多少?如法不如法?調適得怎麼樣?這都要檢討。

又問:在日常生活中遇境逢緣,貪瞋癡種種習氣現行,感到很無助,這是否表示對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信心?

答:貪瞋癡習氣要完全不起現行,則要伏惑。伏惑有深伏、淺伏,深伏才能對境逢緣完全不起貪瞋癡,惑不起來就是賢人,一般人還是會起惑。如果對西方極樂世界真正信願很強,對境逢緣比較不會計較,貪瞋癡比較容易降伏。不去計較人世間的是非得失,把目標放在極樂世界。對貪瞋癡習氣要常起覺照,提起信願,娑婆世界沒有多少可以貪著的、可留戀的。常起覺照,不隨境轉,就容易降伏,趕快把心念安住在極樂世界上。

定慧雙修

又問:念佛法門是修定或是修慧,還是定慧雙修?

答:念佛法門當然是定慧雙修。因為念佛法門就是止觀,止是止息妄念煩惱,觀是觀(專注)在佛號上面。佛號就是佛德,蕅益祖師說:念佛就是全攝佛德成自德,佛的全部威德神力,全都在這一句持名念佛當中,一句佛號全體具足,所以當然是定慧雙修。而且這定慧還是出世間上上禪,是中道妙定、妙慧、妙止、妙觀。

由以上問答,深知在臺中蓮社聞修百千萬劫難遭遇的無上法門—持名念佛,實為大幸。一句佛號,暗合中道妙理,簡易穩當,三根普被。念佛益身後又益當生,益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不求世間福報,自得世間福報。持名念佛是徑中徑又徑,此等便宜,在此末法時期,莫再遲疑,應以至誠心、深心、回向發願心,把命交出去的心態,一心歸命西方極樂世界。

最後以蕅益祖師開示共勉之:


西方即是唯心土,無上深禪不用參;
佛向念中全體露,更生疑慮太癡憨。

(圖說:對貪瞋癡習氣要常起覺照,提起信願,不去計較人世間的是非得失,把目標在極樂世界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