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語簡說(一八七) ●子圓

  泰伯第八

子曰:「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。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焉。」
●圖:宜倫

孔子說:「周文王的伯父泰伯,可以稱得上是最高的德行呀!曾經三次讓出天下,人民竟然不知如何稱讚他。」

「泰伯,其可謂至德也已矣」,「泰伯」,是古公亶父的長子,下有仲雍及季歷兩個弟弟。古公亶父是殷商時,西北方的諸侯。鄰近外族狄人常常侵擾擄掠,古公亶父不願互相殺伐死傷人命,就讓出居住的豳地,遷徙到岐地去。因為古公亶父慈愛人民,大家感戴恩德,舉國扶老攜幼跟隨遷徙。再加上鄰國人民也聞風而至,就共同在岐地營建了城郭房屋安住。古公亶父更進一步改變了戎狄粗劣的風俗,建立起良好的各種制度,國人得到安居樂業,相處和睦融洽,不斷歌頌古公亶父的仁德。

當季歷的兒子昌出生,就是後來的周文王,古公亶父看出昌有聖人的瑞相,很高興的說:「將來興旺周家的,就是昌呀!」依照傳統禮制,諸侯世襲應當傳位給長子,而泰伯身為長子必須讓出君位,弟弟季歷才能繼承,之後才能傳位給昌,泰伯知道父親古公亶父的言外之意。後來,古公亶父生了重病,泰伯和二弟仲雍託辭到南方採藥,拜別父親。兩人到了南方吳地後,隨著當地風俗斷髮文身。

「三以天下讓」,這句話應當注重是孔子所說。周家到了武王伐紂才有天下,數百年後孔子出生。所以「三以天下讓」的「天下」,是從孔子當時的立場看,眼前周家天下的這塊土地經過了三次辭讓。「讓」,是自己所有的而給了別人,如果是別人所有的,而自己推辭不要,這就不是讓的原意。泰伯是長子,理應傳位給他,而他不要,這就是「讓」。

當古公亶父去世,季歷奉父命請泰伯、仲雍兩位兄長回國奔喪。喪事完畢後,泰伯讓出君位給季歷,這是一讓,季歷不願接受。泰伯就援引歷史先例,請季歷繼承君位,這是二讓,季歷仍然不肯接受。最後泰伯以自己的斷髮文身是無法恢復的,受刑罰的罪犯才有的,擔任國君不可如此,這是三讓,季歷知道不能推辭,才勉強接受。

「民無得而稱焉」,「得」,此處與「德」相通。泰伯三讓天下,父子兄弟四人,彼此心照不宣完成讓國,非常和平而且合情合理,如此至德到了極處,人民豈能窺知?如同上天生生之德浩大,難以言語表達,泰伯讓國的難能可貴正是如此。

周朝歷代都保有謙讓美德,難怪國祚維持八百多年。所以不管各種大小團體、家、國、天下,想要傳之久遠,沒有「謙讓」,豈能有成?


【前期連結】論語簡說(一八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