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軾〈剛說〉讀後感●王子哲

最近有空能讀到唐宋八大家(唐朝韓愈、柳宗元,宋朝歐陽修、蘇洵、王安石、曾鞏、蘇軾、蘇轍)主要的文章,始知當年他們摒棄時文(駢體文),提倡古文,堅持「文以載道」的苦心。

蘇軾(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),與其弟蘇轍(字子由)於宋仁宗嘉祐二年,同時考上進士,年方二十二歲。其父蘇洵(號老泉)的二位兄長皆進士及第,獨蘇洵年輕時不喜讀書,二十七歲才開始發憤讀書,考二次進士皆不中,但他的文章則名聞京師,公卿士大夫皆爭相傳誦。蘇老先生曾嘆說:「老夫登第,難如登天,小兒登第,如拾草芥。」可知蘇氏兄弟自幼聰明過人,且文章蓋世,兄弟間互相推崇對方的文章。蘇軾自認自己的文章:「如行雲流水,常行於所當行,常止於不可不止」。

蘇軾以〈剛說〉這篇短文來闡明「剛者必仁」的道理。首先以孔子的「剛毅木訥,近仁。巧言令色,鮮矣仁」為主題,認為「剛」的可愛處在於「仁」。並舉出一生在宦海浮沉當中,能解救他於困厄的人,都是平日敬畏的人。

他舉孫介夫的事蹟為例,來勉勵孫介夫的兩個兒子孫勰、孫勴,應該效法父親剛毅的性格。孫介夫為桂州節度判官時,他的上司強要他判處十二人死刑,他拒絕聽命,認為主犯已經判死伏法了,其他十二人並沒有那麼嚴重到死刑的地步。後來,刑部判定依孫介夫的建議處理,挽救了十二人的性命。蘇東坡認為,如果他沒有剛毅的性格,就不敢抗命去救別人的性命,也因此表現了仁愛的精神。

最後,他說,孔子的時代,不是有很多君子嗎?孔子還遺憾地說:「吾未見剛者」,來表示剛毅的人很難得到。但是一般世人常說「太剛則折」,東坡居士說:「士患不剛耳,長養成就,猶恐不足,當憂其太剛而懼之以折耶?折不折,天也,非剛之罪。為此論者,鄙夫患失者也。」讀書人最怕不夠剛毅,至於折不折,是天意,不是剛毅的罪過,講這種話的人多是患得患失的小人。

蘇文忠公的〈剛說〉,是我看過的文章中,唯一強調「剛」的好處,甚至把剛毅的人引申為仁人的,同時對巧言令色、圓通的人,來個當頭棒喝,可說是一篇至文!但是一般世人還是不會信服的,因為大都受東漢崔瑗的一句話「柔弱生之徒,老氏誡剛強」所影響。老子曰:「堅強者死之徒,柔弱者生之徒」,又曰:「弱之勝強,柔之勝剛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(遵行)」。老子強調,凡物過堅則易折,凡人過強則易亡,所以人不能逞強,但是老子不喜歡的剛強,並不是孔子所推崇的剛毅。佛教有名的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(簡稱《金剛經》),意思就是要像金剛那麼硬,不受耗損,那麼利,能斷貪、瞋、癡的智慧,方能到達彼岸。已故佛學大師臺中佛教蓮社創辦人雪公李炳南老居士在《雪廬寓臺文存.續印金剛經講義序》云:「金剛近乎仁,般若之謂智」,也持與蘇軾同樣的看法。

莊子曰:「至仁無親」,意思是真正仁愛的人,對所有人是一律平等的。如果有因人而異的心態,是不能說是仁愛的人,所以唯有仁者能愛人。《論語.公冶長篇》孔子曰:「吾未見剛者」,有人問說:「您的弟子申棖,不是剛者嗎?」孔子認為申棖欲望太多,不能成為剛者。可見「剛」並不是剛強,也不是逞強,更不是剛愎自用。

故曰:無欲則剛,剛者必仁,至仁無親,才能達到真正愛人的境界。不幸的是,自古以來,剛毅之士是討人厭的,他們不會巧言令色,去阿諛別人,甚至不惜一切去維護正義。這樣就會受到有心為非作歹的上司排擠,甚而影響了他們的前途。日子一久,有些人剛毅的性格就會被壓抑著,漸漸地變成柔弱了,那麼剛者就會愈來愈少。

嗚呼!剛毅則仁愛,故多善;柔弱易鄉愿,故近惡。今之社會,人們之不講倫理道德,乃至鮮廉寡恥,不都是因為讀書人不以剛者自任的緣故嗎?

(作者係臺中佛教蓮社鹿港佈教所創辦人王銀基老居士哲嗣,現為佈教所負責人)
(圖說:蘇軾說,我一生宦海浮沉,能在困厄中救我者,都是平日敬畏的剛者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