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提樹下說故事:原來言辭只是空花
●怡萱

釋迦佛住世時,曾在祇樹給孤獨園停留三個月,然後到墮沙國去。

當時在墮沙國,有些長者子從未見過佛,也不瞭解佛法,認為佛陀行事不合理,想質問佛陀。於是他們僱用了一位善於言辭的勇辭梵志,要他出面詰責佛,如果能取勝,就酬謝他五百金。

勇辭梵志以三個月的時間,背誦五百多篇文章,這些文章皆是一時之選,內容多有變化轉折。他不但把文章背得滾瓜爛熟,而且把其中的問答思惟得十分透徹,信心滿滿,對外宣稱無人能夠勝過自己。

時光飛逝,三個月很快就過去了,佛陀便率領眾比丘前往墮沙國,途中先到各地弘法,然後才來到墮沙國的猴猿溪邊,住進高觀殿裡。

那些長者子聽到佛陀已經抵達,立刻聚集了五百多人。勇辭梵志說:「佛陀已到我國,應該早點向他窮究問難,免得錯失良機。」

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來到佛的住處,一見到佛陀,態度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,有的稽首佛足,有的叉手合掌向佛,有的默然不語。

大家就坐以後,勇辭梵志目不轉睛地注視佛,感到佛的道德威神力,高大得無法形容,由於心裡畏懼害怕,連一句話也講不出來。

佛陀明白他們的計劃,便為他們開示一段經偈,指出空諍好勝,忘失解脫的行相及過患。眾比丘皆大歡喜。

(出自《佛說義足經‧勇辭梵志經》)

孔子說:「有德者必有言,有言者不必有德。」佛陀德行圓滿,具足世間解,辯才無礙,也可不言而化。言在詮釋道理,學道必須依聖言而實行,否則陷溺在文字遊戲、名聞利養上,不過是一場空花,如何拿來了生脫死?

【圖說】勇辭梵志費盡苦心,研讀背誦五百多篇文章,一心想向佛陀問難論辯,結果只是空花一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