漱金松華圓墨.明 嘉靖羅龍文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
明朝中葉經濟繁榮,製墨業發達,墨的品質與種類不斷創新,專業的製墨坊林立,徽州地區更是家家戶戶世代傳承,形成明墨有名的歙派。歙派墨品富麗堂皇,以羅龍文為先驅。羅龍文乃此器作者,號小華,字含章,明嘉靖歙縣人,工書畫、又善製墨,《萬曆野獲編》說:「羅龍文所作,價逾拱璧,即一兩博馬蹄(馬蹄指一種蹄狀的銀錠,即馬蹄銀)一斤,亦未必得真者。」其墨《歙縣誌》記載「堅如石,紋如犀,墨如漆,一螺值萬錢。」連明神宗也命內侍重貲爭購,可見其珍貴難得。

此器長九.六公分、厚一.三公分,圓餅形式。表面滿塗金彩,一面印「松華」楷書二字,一面刻子母螭戲於海波上,雙睛點漆、神采奕奕。與其他四錠墨同儲於一木匣中,現藏臺北 故宮博物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