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,城中有一位名叫婆持加的長者,他的個性很不好,動不動就生瞋恚心,沒有一個跟他親善的,但是他非常信任敬奉外道。
後來,婆持加生了重病,沒有人去看護他、給他飲食醫藥。命在旦夕的時候,他想著:「我現在非常困苦了,有誰能夠救濟我的性命?我一定終身奉事他。」思前想後終於想到了:「世上只有佛能夠救我。」於是對佛陀生起了殷重心,非常渴望能夠見到佛。
那時候的世尊,晝夜六時,常以大悲心觀察護念眾生──有誰受到苦惱逼迫,我就到他那裡去救濟他,用溫軟語言安慰說法,讓他心理歡喜;如果墮落惡道,就要施設各種方便,來救拔他,安置他,讓他能夠生到人、天道,最後還要讓他能夠得到道果。
世尊如此觀察眾生,看見婆持加為病所困,身心憔悴無助,又沒有人看護他。就放大光明,照攝在他身上,讓他能夠得到清涼。長者馬上就醒悟了,非常歡喜,五體投地禮拜皈依佛陀。
這個時候世尊知道婆持加善根成熟,應受教化,就前往他的家。長者受寵若驚,馬上起身合掌迎接佛陀說:「世尊您來得真好啊!」安排好了座位請佛陀安坐。
佛陀問長者說:「你現在所受的苦,哪一種最痛苦啊?」
長者說:「我現在身心全部都很苦惱。」
佛陀心念:「我從長遠劫以來,所修的慈悲,就是誓願要治療眾生身心的病苦啊!」
這時帝釋天王,知道世尊所想的事情,就到了香山去採拾名叫白乳的藥草,拿來奉給世尊。佛陀拿給長者,服用之後,所有的病都消除了,身心快樂。
於是長者對於佛陀更生起了加倍的信心與恭敬,馬上為佛陀及比丘僧們,準備了座位以及食物。供養完畢之後,更以百千兩黃金的上好衣物,敬奉給佛陀及僧侶。
長者發大誓願:「就如同世尊今天治療我的身心,消除了一切疾病,快樂安穩。希望以這個供養的善根功德,讓我來世,也能夠治療眾生身心的疾病,使他們得到安樂。」
長者發了這樣的願之後,佛陀便微笑,從面門發出五色光芒,光芒繞佛三圈之後,再回到了頭頂。
這時阿難走向前對佛說:「如來威儀尊重,不會隨便微笑。現在有什麼因緣,讓佛陀微笑了呢?期望世尊能夠為我們講解說明。」
佛說:「你今天可有見到這位長者因為病好了,就準備衣物飲食,來供養我以及比丘僧人呢?」
阿難答說:「是的,確實看見了。」
佛說:「他將在未來世中,得道成佛,號釋迦牟尼,廣度眾生,不可限量,所以我才發出微笑的啊!」
比丘們聽聞佛陀所說的,都歡喜奉行。
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時彼城中有一長者,字婆持加,甚大惡性,喜生瞋恚,無有一類與共親善,然於六師生信敬心。
於後時間,遇疾困病,無人瞻視飲食醫藥,餘命無幾,作是念言:「我今困苦,理極正爾,誰能救濟我所壽命?我當終身善好奉事。」思惟是已,「唯佛世尊能救我命。」即於佛所,生殷重心,渴仰欲見。
爾時世尊,常以大悲,晝夜六時,觀察眾生,誰受苦惱,我當往彼而拔濟之,軟語說法,令彼心悅;若墮惡道,為設方便,而拔濟之,安置人天,使得道果。
爾時如來即便觀察,見彼長者,為病所困,燋悴叵濟,無人瞻養,即放光明,照病者身,令得清涼。心即惺悟,喜不自勝,五體投地,歸命於佛。
爾時世尊,知婆持加善根已熟應受我化,即便往詣彼長者家。忽然驚起,合掌奉迎:「善來世尊!」敷座而坐。
佛問婆持加:「汝今患苦,何者最劇?」
答曰:「我今身心俱受苦惱。」
佛自念言:「我於曠劫,所修慈悲,誓療眾生身心俱病。」
時天帝釋,知佛所念,即詣香山,採拾藥草名曰白乳,以奉世尊。佛得此藥,授與婆持加,令使服盡,病悉除愈,身心快樂。
即於佛所,倍生信敬,即便為佛及比丘僧,設諸餚饍,供養已訖,復以上妙好衣價直百千兩金,奉上佛僧,發大誓願:「以此供養善根功德,如今世尊治我身心,一切眾病,快得安樂,使我來世,治諸眾生身心俱病,使得安樂。」發是願已,佛便微笑,從其面門,出五色光,繞佛三匝,還從頂入。
爾時阿難前白佛言:「如來尊重,不妄有笑。有何因緣,今者微笑?唯願世尊!敷演解說。」
佛告阿難:「汝今頗見彼長者子以其病差設供請我及比丘僧不?」
阿難白言:「唯然已見。」
「於將來世,得成為佛,號釋迦牟尼,廣度眾生,不可限量,是故笑耳。」
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