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弟當先使知禮
●搖曳 試譯


郭家有郭大椿、郭雙桂、郭三槐三兄弟,小弟郭三槐經常欺侮二位兄長,某次甚至前往縣城把兩位哥哥告上衙門。

在回家的路途中,三槐經過一間寺院,便入內歇息。進去後看到寺內坐滿僧人,齊聲誦經,梵唄不絕於耳。法會的主人雖然穿著祭祀禮服,神情卻慘白哀戚。在佛前宣讀疏文時,更是聲淚俱下。他詢問一位寺僧,僧人告訴他:「那位施主的兄長重病,性命垂危,施主為他的兄長舉行法會,誦經祈福。」

他聽了之後,癡癡地站在原地許久,忽然發瘋一樣地捶胸頓足,呼喊道:「人家兄弟竟然是這樣子啊!」他反覆喊著這一句,一路念回家裡,回家後不吃不睡,依舊捶胸頓足地叫喚了兩、三天。

大椿、雙桂住在別處,聞訊後都趕過來探望,兩人握著三弟的手,哭著問他:「弟弟呀!你怎麼會變成這樣?」三槐癡癡地看著兩位兄長,站立良久,突然抱住兄長們,大哭道:「哥哥們對我依然如此啊!」反覆數聲,心緒激動,竟氣絕而亡。

人們知道了都說:「這是上天的懲罰!」其實並非如此。三槐因愧對兄長而自責,這是聖賢所說的改過,也就是佛家所說的懺悔。如果他能進一步改過自新,也能做到像田真兄弟因紫荊樹而和好(注一)、姜肱兄弟同蓋一被(注二)那樣兄友弟恭,善名遠揚。上天當樂見如此,怎麼會懲罰他呢?

三槐悲痛至死,是因為心中感動,良心激發,自覺無顏苟活世間,故而眼前一黑,墜落黃泉,怎麼會是上天奪取他的魂魄呢?

可惜的是,三槐知錯卻不知如何彌補,意氣用事,朝著錯誤的方向去,別人都攔不住,白白失去性命。欠缺學問不知如何補過,又沒有良師益友教育引導,更少了賢妻孝子的輔助,三槐自是無法惡始善終,以後善掩前惡,這是他的不幸。

從前有一位田氏婦人,買了一位小婢女,是在妓院裡出生的孩子。聽到有人譏笑責罵鄰居的女人淫亂,婢女突然驚覺說:「做人原來不可以淫亂啊!」從前一直以為這樣是很正常的,卻不知並非如此。後來婢女嫁入農家,終身貞潔。反觀三槐違反倫理卻不自知,最終自食惡果。由此可見,教育子女,首先當從知禮開始。

(出自《閱微草堂筆記.灤陽續錄二》)

注一:南朝梁吳均《續齊諧記》載,田真兄弟三人分家產,想將堂前紫荊樹砍為三分,隔天,樹即枯死。田真大驚,跟弟弟們說:「樹本同株,聽說要被砍成三分,所以憔悴,人真不如木。」兄弟感動覺悟,於是和好不分家。紫荊樹也恢復茂盛。後人因此以「田荊」作為兄弟和好的典故。
注二:《後漢書.周黃徐姜申屠列傳》載,漢代姜肱與弟弟仲海、季江,都以孝行聞名。三兄弟的友愛出自天性,常常共臥共起。後人便以「姜被」比喻兄弟間的相親友愛。
【圖說】如果能改過自新,做到像田真因紫荊樹而兄弟和好,善名遠揚,就不會白白失去性命了。

原文:

郭大椿、郭雙桂、郭三槐兄弟也。三槐屢侮其兄,且詣縣訟之。歸憩一寺,見緇袍滿座,梵唄競作。主人雖吉服而容色慘沮,宣疏通誠之時,淚隨聲下。叩之,寺僧曰:「某公之兄病危,為叩佛祈福也。」三槐癡立良久,忽發顛狂,頓足捶胸而呼曰:「人家兄弟如是耶?」如是一語,反覆不已。掖至家,不寢不食,仍頓足捶胸,誦此一語,兩三日不止。大椿、雙桂故別住,聞信俱來,持其手哭曰:「弟何至是?」三槐又癡立良久,突抱兩兄曰:「兄故如是耶!」長號數聲,一踴而絕。咸曰:「神殛之。」非也。三槐愧而自咎,此聖賢所謂改過,釋氏所謂懺悔也。苟充是志,雖田荊、姜被,均所能為。神方許之,安得殛之?其一慟立殞,直由感動於中,天良激發,自覺不可立於世,故一瞑不視,戢影黃泉。豈神之褫其魄哉?惜知過而不知補過,氣質用事,一往莫收;無學問以濟之,無明師益友以導之,無賢妻子以輔之,遂不能惡始美終,以圖晚蓋,是則其不幸焉耳。昔田氏姊買一小婢,倡家女也。聞人誚鄰婦淫亂,瞿然驚曰:「是不可為耶?」吾以為當如是也。後嫁為農家妻,終身貞潔。然則三槐悖理,正坐不知。故子弟當先使知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