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金佛龕.清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
「佛龕」原指佛寺,亦指供佛之小室。據《觀佛三昧海經》卷四記載:「一一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,其中有無數化佛。」古籍亦稱:「龕,受也。」即容納、盛受之意。佛教傳入中國後,龕又指掘鑿岩崖為室安置佛像,即供龕。在中國 雲崗、龍門、敦煌等石窟中均能見到。之後出現使用木、石或其他材料做成櫥子形小閣,並設門扉用以敬供佛像。

此器高三十六公分,為金屬須彌座與瓣形佛龕組成。龕內紅綾滿繡金番蓮紋,龕門正面邊緣鑲嵌葉形松石,側壁則精刻八寶紋飾。座下以藏文書寫,背後則有滿、漢、蒙、藏四體文字說明此器由來,並有「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,造物處呈覽銀鍍金佛鍋(藏人胸前配戴之盒狀小佛龕)一座,連玻璃歡門鑲嵌松石共重二百七十四兩」文字,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