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人不輕許可
●濯生


古德對人不輕易稱許印可,必得經過真切的研究核實後,才以恰當的用辭稱述。

例如,唐代宰相裴休,讚歎宗密大師注解《圓覺經》,是「其四依之一乎,或淨土之親聞乎,何盡其義味如此也?」宗密大師應是四依大士吧,或是親自見聞淨土吧,不然如何能注得如此究盡有義味?又如東晉 慧遠大師,悟得摩訶般若深旨,鳩摩羅什大師稱讚為「東方護法菩薩」。禪門讚歎唐代南泉 趙州和尚為「古佛」,仰山禪師為「小釋迦」,清涼 澄觀國師是「文殊菩薩後身」。這些稱許讚歎,即使過了千年,也無人異議,因這些讚語都是真實語。

不像今人「諂壽、諛墓、賀遷秩,壯行色之套子話」,對作壽者的諂辭,立墳的阿諛墓誌,或是祝賀人升遷,只是為了增添氣派的老套辭句。

寫在簡冊書籍,或刻在金石,要取信於當時的人,且能傳諸久遠。若是虛妄的稱譽,或輕率的褒讚,雖然瞞不過有智慧者,但是對初學者難免會誤導啊!

(見《雲棲法彙.重許可》)
【圖說】裴休深信佛法,隨宗密大師學華嚴。唐武宗毀佛後,裴休挺身護翼,不到幾年,佛法就恢復舊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