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不忍比親於獸
●雨華


《論語.為政篇》,子游問孝,子曰:「今之孝者,是謂能養,至於犬馬皆能有養,不敬,何以別乎?」經文中的「犬馬」,作何比喻?清代周安士的《質孔說》,提出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:

自古以來,有許多註解把父母比作犬馬。孔子是注重禮節,又有大智慧的人,不可能有這樣的言語,都是後人曲解錯了。

《禮記.曲禮》說:「儗人必於其倫」,凡欲比方於人,當以能相比的同類來做比方。所謂倫者,指的是人類,並非指其他異類。若以異類比擬人,就是嚴重的說錯話,何況敢比擬父母?且又出自大聖人的口中?

孔子答復子游問孝,說:「犬馬皆能有養」,有注解說:犬馬等待人來餵食,也是養。孝養父母如果缺少恭敬,和餵養犬馬有何不同?這是把尊貴的父母,比作家中豢養而低賤的犬馬。天下有為人弟子者,請問老師如何做到孝,為人師者卻將至親比作犬馬獸類的嗎?凡是仁人孝子,聽了這個話誰不痛哭流涕,不忍再讀下去!從前的孝子,讀到「至犬馬,待人而食」這兩句,就放聲大哭,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啊!

犬馬指的是地位卑賤的人,孔子原本是以犬馬比作為人子女者,並不是比擬為父母。因自古來職位低下的人,都自稱為犬馬,如太史公司馬遷,自謙為「牛馬走」,自己像是牛馬般奔走的僕人。魏 晉南北朝時的小吏,也自謙為「走狗」,像狗般奔走的僕人。古人擔任某一事物的職務,往往也以工作職責來命名,如製造兵器者,名為「殳斨」;掌管野獸的人,叫做「朱虎熊罷」,醫治膿瘡潰爛者,名為「癰疽」。那麼畜養犬馬的人,不就可以稱為「犬馬」嗎?

孔子的本意是說:為人子女,如果以為能奉養父母飲食,就是盡孝;那現在的犬馬或職位低賤的僕役,對於主人的早晚問候、提供飲食,也未曾短缺啊!只可惜他們不知道有恭敬心。倘若子女奉養父母時,缺少恭敬,少了噓寒問暖,晨昏定省,跟他們又有什麼分別呢?如此溫厚和諧的話,才是聖人會說的。無奈千古以來,這樣光明的聖人訓誡,卻被萬人之口誤傳啊!

孔子教人盡孝,孝道的極致的是「養志」,把父母親的志業發揚傳承。其次是「養色」,對父母始終和顏悅色,不敢違逆。最後才是「養體」,在食衣住行的奉養。無論哪一個層次,都要誠心誠意,恭敬為原則,才能使父母心中喜悅。孝,不僅養身,還要養心。

【圖說】孔子原本是以犬馬比作為人子女者,並不是比擬為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