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盛德至善──蓮池大師
●淨照

眾問:誰可主叢林?蓮池大師曰:解行雙全者。

曾為僧人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,於洪武六年,下詔全國僧尼,普遍實行發放度牒的制度,取消了唐宋以來各朝對出家僧侶的限制。雖然擴大發展了佛教,但也因此產生嚴重流弊,莊嚴的佛門淨地,容易成為藏污納垢的場所。

蓮池大師,看到了當時這些弊端,深悲末法眾生,業深垢重,教綱衰滅,戒律鬆弛,於是毅然地承擔起整飭清規的歷史責任,在西湖邊建立規約嚴謹的雲棲寺。自此,法道大振,十方衲子,望風如歸,海內賢豪,多受感化,雲棲寺遂成一大叢林。憨山德清大師曾撰〈古杭雲棲蓮池大師塔銘〉,由此文可見此一史實:

吾師蓮池大師,因其崇高的道風,雲棲寺逐漸遠近馳名,十方僧侶仰望而來歸附,吾師全都以慈悲心接納。弟子一天一天地增加,居住的地方也就一天一天地顯得狹隘,吾師並不打算擴大整建房子,只採取安定舒適,維持夠住就好。

吾師制定的清規戒律,愈加地嚴謹有法度,大眾有共同使用的坐禪通堂(注)。如果想精進用功、老病須修養,或十方行腳僧有需求,則有專用的別堂。所有執事各有寮房,每一間都有鎖和鑰匙,按規定時間打開和鎖門。各有惕勵鞭策的法語,依規定的日期宣說。到了晚上,有巡查警戒,敲擊響板念佛,聲音傳遍整個山谷。即使疲倦了,眠不安逸,睡不入夢。

每半個月,集眾說戒、懺悔的布薩羯磨,列舉僧眾的功勞和過錯,實行獎賞和處罰,以此進用或辭退人員。凜然嚴正有如皎潔冰霜,令人敬畏有如斧鉞刑具。即便是佛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時,還有惡性比丘六人結黨,擾亂大眾修行,然而雲棲寺沒有一人敢爭論而故意違犯的。雖然不全然像唐朝懷海禪師「百丈清規」的標準,可是吾師適時地整頓弊端,古今叢林,沒有像今日的清澈明淨,端正嚴肅。雲棲寺所立的規約,及各種警語,顯赫令人敬畏。

吾師極力戒除殺生,崇尚放生,撰寫《戒殺放生文》,此文流通於世已久,海內外多恭敬遵循。並於杭州城內城外設立放生池,每年花費合計一百多兩銀子。山上設有放生的地方,購買救拔的飛禽走獸等各種生物,充滿其中,僧眾減少自己的道糧,來飼養這些生物。

每年餵養牲畜的草料,大約需要二百石(案:明朝一個九品官員的月俸祿是五石糧食,一石是九十四點四公斤)。放生池也有警策法語,負責看守的人必須依照規定日期前往宣讀。善於鳴叫的鳥類,聽到木魚的聲音,都安靜聆聽;宣讀完畢,才鼓動翅膀喧叫,這不就是「眾生皆有佛性」的明證嗎?

佛說「孝名為戒」,孝順父母就是戒,孔子呵斥「養而不敬」奉養父母而不能恭敬父母的人子。吾師對於動物恭敬飼養,而且以禮對待,這不是天下公認的最大孝道嗎?

吾師的道風一天天地傳布開來,海內賢達豪傑,無論朝野,沒有不誠心歸附的。


【注】通堂:唐代百丈山的懷海禪師,創立通堂,舖設長條木床,鼓勵僧眾坐禪。坐久想歇息,便可在床上右脅而臥。
【圖說】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曾八度上雲棲寺,賦詩「矮屋常妨帽,明珠不斷燈;蓮池家法在,六字括三乘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