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珠.戰國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
此珠最早在埃及發現,之後地中海沿岸、西亞、中亞等地陸續流行,後經歐亞草原向東,於春秋末戰國初隨游牧民族或商賈方式,傳入中國黃河中下游及長江流域。根據研究發現,中國先民一直使用當地資源技術,學習並自製模仿,創造出屬於中國的蜻蜓眼玻璃珠。

此珠為圓柱形黃褐色玻璃,徑一.四公分,中間帶一圓穿孔,於戰國墓葬中出土。珠面殘缺帶有小孔,珠紋則以數圈黑色圓形紋為主,圓形紋中央皆嵌入一顆黑色珠,即俗稱﹁蜻蜓眼﹂之珠,因類似蜻蜓複眼造型而得名,早期人們普遍相信眼睛具有辟邪作用而廣為流傳。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