讀經自我精進之路
●洪中周

【圖說】「精進」是學習任何一種事物必然要到達的境界,否則原地踏步或荒廢倒退,一事無成。

開始讀經的人,對「六道」、「六塵」、「六度」都有基本概念,前兩項是浮世的真相,「六度」是今生正向的修為。先不說對「波羅蜜多」的遙想,一個人安身立命,都應時時有六度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的探求與執行。

最初研讀六度時,有點詫異為何行菩薩道首要的是對眾生「布施」。了解較多以後才知道,佛陀的旨意是「觀法無我」,必須自度度人。「布施」有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我嘗自責三項未曾奉行過。一位熟識的佛門弟子對我說:「你寫詩、寫小說、辦文學雜誌,做淨化人心的工作,就是一種布施。」我聽了寬慰了許多。

第二項「持戒」,是我讀經之後自我克制較多的一項,「身口意」是平常最容易踰矩的。「觀身不淨」,上了年紀以後較不會唐突。「口業」是最大的致命傷,回顧過去自以為是,自命不凡,以致信口開河,傷人又傷己,罪過不少,難怪佛教十善中四至七項「不妄言、不綺語、不兩舌、不惡口」就占了四項,怎能不謹慎呢?至於「意」,執行法律的人說:「問事不問心,問心天下無完人。」學佛的人要問事也問心,不正的意念不能有。

「忍辱」是人生路途中必然會遇到憾事,也應努力克服到無事的過程。媒體報導,臺灣成為世界最宜居國家的排名又向前推,街道常見最美麗的風景是「人」,實在是溢美的報喜消息;君不見交通事故的慘劇,又街頭鬥毆仍層出不窮?我常將「忍辱」與「瞋」對照,不任性是克制心魔最好的忍辱修為。雪公在修忍上長久下功夫,曾云:忍辱一關很難超越,不能忍,生死之時如風刀解體,又如何能忍?足見忍辱是一件大事。

「精進」是學習任何一種事物必然要到達的境界,否則原地踏步或荒廢倒退,一事無成。《論語》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學東西必須學思並重,才能有大進展,讀佛陀傳記,先有多年的訪師苦行,後有六年的禪坐靜思,終於圓融貫通,一夕之間得道。自我回顧人生路途,年輕時學多思少,年老後學少思多,不論多寡,倚輕倚重,只要有心,必會精進。

佛學浩瀚,進學尚淺,簡布前四項心得,至於「禪定」、「智慧」,自覺尚遙遠,有待努力摸索,期待有一天也有心得提供交流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