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不語
●洗心

【圖說】周公「一飯三吐哺」,將口中食物吐出來,再去接待賓客。

楊引,明代講究實際操行的學者,明太祖駙馬向他求教學問禮儀。楊引曾說:「《論語.鄉黨篇》就是我們儒家的養生術,何必再去學呼吸吐納?」〈鄉黨篇〉記載孔子的居家生活,每則都是充滿智慧經驗。其中一則「食不語,寢不言」,與現代人的衛生觀念及社交禮儀大有關係。

食不語的「語」,指互相酬酢答述。寢不言的「言」,則是獨自言說。口中進食時為何不宜與人酬酢答述?

一是衛生,宋代楊時說:「肺為氣主而聲出焉,寢食則氣窒而不通,語言恐傷之也。」肺是人呼吸氣息的主要器官,而且可以發出聲音,飲食時若與人交談,氣息恐有窒塞不通的危險。的確,如果吃飯時說話、大聲吵嚷或哈哈大笑,會干擾氣息順暢,使食物進入鼻腔或氣管,引發各種問題。輕則咳嗽不止,重則發生食物堵塞氣道,導致嗆咳乃至窒息。中醫講「心主神明」,吃飯時,心神集中在食物味道上,可使陰陽之氣集於脾胃,增強食慾,促進腸胃蠕動,強化吸收能力。如果分心說話,則陰陽之氣分散,脾胃的能量不足,會影響對食物營養的吸收。

再者是禮貌,滿嘴嚼著食物,又要與人交談,發出難聽的聲響,以致言語不清,影響社交禮儀甚巨。洪蘭教授,曾舉一例,一位剛畢業的女孩,應徵某公司,筆試獲得第一名,總經理想親自以電話面試,只要應對得體,這工作就是她的了。女孩嘴裡一邊咀嚼食物,一邊接電話。總經理皺著眉頭,故意說:「這電話收訊不好,聽不清楚。」女孩不懂暗示,竟然建議「那你換另一邊耳朵試試」。總經理很快結束了面談,跟人事主任說:「這麼重要的場合,都不懂得禮貌,滿嘴食物跟人交談,以後怎能代表公司出去接待客人和談生意?」

周朝立國之初,周公代成王攝政,凡有天下賢德士人上門,周公必謙恭接待。如果他正在用餐,必得「一飯三吐哺」,將口中食物吐出來,再去接待賓客。因為嘴裡有東西,講話不清楚,這是表示對他人的不尊重,極不禮貌。

佛門也要初學佛法的沙彌,不應在「食上鬧亂,恐壞俗信」,《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》說:「由不奉法,心無求道,縱放身口,假食而發也。俗士尚云:食不語,寢不言。儼若思,安定辭。傲不可長,欲不可縱,志不可滿。道高俗表,如何反之?」飲食不知禮節的人,因不奉持佛法,心不求道,以致放縱身口二業,藉飲食時發作出來。一般世俗儒士都曉得要「食不語,寢不言。儼若思,安定辭。傲不可長,欲不可縱,志不可滿。」道高俗表的出家人怎可反而不如?

「食不語」,可以降低進食時的意外風險,保障飲食安全。進食時避免交談,也能做到「食勿響舌,咽勿鳴喉」,保持安靜有禮。親友同事在餐桌上,難免高談闊論,觥籌交錯,也須待口中食物嚥下去後,再低聲交談,就可免除這些問題。

當眾剔牙、摳鼻孔、打哈欠……,這些看似小事,卻是家庭教養的呈現。佛門僧人遵守「行如風,坐如鐘,臥如弓,立如松」的威儀,其實任何一個有教養的人都該有這等儀態。現在社會開放自由,不再講究這些基本的禮節,把粗鄙當豪情,無知當樸素,失禮當率真,到頭來受害的是誰?還是自己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