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識緣結《明倫》
●智果


末學初聞唯識,是在民國五十八年夏天,從軍服役一年退伍,參加雪公老恩師所創的大專慈光佛學講座第九屆,開了六門功課。雪公講授《佛學概要十四講表》,徐自民老師講授《唯識簡介》,周家麟老師講授《般若心經》,郝恩洪老師講授《普賢行願品》等。諸位師長授課、講解都非常精闢,末學或許是宿生習氣的緣故,對於徐老師講授的《唯識簡介》這一門功課,特別感到興味盎然!所以私下即選徐老師的唯識一門為專注!

雪公在民國六十三年,創辦內典研究班,末學有幸,恭逢其盛,辭去教職,報名參加,進一步深入教典,並以徐老師所講授的唯識一門為專修。並且應明倫月刊之邀,每期撰寫《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》,計自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(《明倫》一六九期)至民國八十二年(《明倫》二三五期)。於此期間,停停寫寫。歷時七年,刊出五十篇全文始告完成。

又於民國八十二年《明倫》月刊二三六期,至民國一〇七年四四二期,每月撰寫「《唯識三十頌》研究」,歷時二十五年,全文始告完成!

然而世間無常,歲月不饒人,末學早已邁入古稀之年矣!說一句倚老賣老的話,奉勸大家學佛憶佛念佛,深入經藏宜趁早,才是!

一劑良藥

今天欣逢《明倫》月刊第五百期出刊,末學謹以《明倫.零刊辭》裡,說明本刊命名「明倫」二字之用意,趁此機會,特提出來,與諸上善人共勉之!

「明倫」二字,是表示要弘揚佛家內明精微(精深微妙)涵義,推闡儒家五倫(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婦、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的法則),希望以儒佛融和的我國純正文化,來改革邪說僻行(僻行,指不正當的愛好或行為)和歪曲的思想。使得到國泰民安,進而期待實現人間淨土、大同世界。(即人人友愛互助,家家安居樂業,沒有差異。沒有戰爭,這種狀態,稱為「世界大同」。又稱為「大同世界」!)這正是咱《明倫》月刊的目標,也就是咱所立的志向。所發的願望!

既有志願,當然就要長期推動,自行化他的工作。但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因為在今日之下,向人宣揚五倫十義,或許有人聽不明白,或許有人報以譏笑!若是勸人「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瞋癡」,希望他人明心性,成佛果。卻因世人,業力太深,智慧不顯,以致狂妄者,自命不凡,而顯露高傲自負,而不修學。或者是,自卑者,不敢承當,亦不肯學。所以咱宣傳的道理,不合世人所好,是在意料之中。但是人體有病,必須以藥物治療。藥物雖與病人的口相違,卻與病體順益。

當知咱所處的這個時代,已經是深中物質享受,慾望之毒的時代。所現的症狀是誣蔑、拋棄人與人相處的五常道。何謂五常道?兒童讀物《三字經》云:「曰仁義,禮智信,此五常,不容紊。」(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這五種常理,是不容紊亂的,人人應該了解五常,更應該實行,並且守住不放。因為能做到這五條常理,才配稱作「人」!)

「現在這個時代,是盛行殺盜淫妄的末法時代!這些症狀如不及早治療,則亂世濁世,勢必更惡化!若想徹底治療,別無良藥,只有儒佛之道。咱深信,只要肯服這一劑良藥,不僅侵害這一時代的病毒,可以迅速消除,而且建立大同世界,人間淨土,也在逐漸奠基!」

良藥易服

世出世法,皆有方便,良藥苦口,包以糖衣(藥片外所包的糖質薄皮,服用時,可免嚐苦味)則能入口!本刊既是志願闡揚,世出世間,聖人之學,當然要本於五經(《易經》、《書經》、《詩經》、《禮經》、《春秋經》等五部經典,漢時訂為五經)為儒家講學的重要典籍。本於三藏(即佛家的修多羅藏、毘奈耶藏、阿毘達磨藏;修多羅藏即經藏,為佛所說的經文;毘奈耶藏,即佛所制定的戒律;阿毘達磨藏,為佛弟子所造的論)的義理。

但文字形式,不妨隨順變通,以求契合時機。除此之外,概不說人陰私(隱秘不可告人之事),也不替人吹捧(吹噓捧場),這是本刊的言論方針,特有表明的必要。

本刊同仁都是一介書生,熱心報國,愧無長才,今後本此既定的志願和信心,努力把本刊辦好,冀對國家,有所貢獻,尚望各方長者,多賜教言。

上來謹重述民國六十年三月,《明倫》零刊號,勉勵明倫月刊工作同仁的言詞,聊表共勉之意,謹此不宣。

(點選可放大)
【圖說】簡智果老師(前排左一),長期為明倫撰述《唯識簡介》、《百法》、《唯識三十頌研究》等教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