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倫》因緣二十年
●弘東居士

【圖說】岳父在世時,收到《明倫》,他都會戴上花鏡,泡上一杯茗茶,在暖暖的午後陽光裡,認真閱讀裡面的文章。

大約二十多年前,我在岳父家中見到了《明倫》月刊,它的封面是孔德成先生的親筆題字和印章,配圖是一幅典雅娟秀的花鳥畫作,封底是一件莊重古樸的文物介紹,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厚重與華美。坦白地說,作為大學讀理工科的我,當時並不能讀懂裡面儒佛文章的涵義,只是憑著素來對古典文學的一點偏好,對月刊裡面的啟蒙故事、歷史典故有一點親近感罷了。

蓮社的師長們,每月都會從臺灣寄來最新的期刊,岳父在世的時候,每收到一期,他都會戴上花鏡,泡上一杯茗茶,在暖暖的午後陽光裡,認真閱讀裡面的文章。讀到有心得的地方,經常會拉上我講解交流—雖然對我來說,總有點管中窺豹,囫圇吞棗的感覺,但那一脈法喜的種子,已不知不覺地種進了心田。多年後回憶起那段時光,我依然恍惚那午後的陽光裡,不知道是茶香,書香,還是法脈的餘香?

蓮社師長們對我們關懷備至,他們一直期望我們能夠承接起雪公的法脈,哪怕只是小小的一部分。為此,他們多次來濟南,有的講授《論語》、《了凡四訓》等儒學經典,有的講解《阿彌陀經》、傳授《吟誦常則》,不辭勞苦。在師長們耳提面命之下,隨著近幾年大陸傳統文化的回歸,我們也成立了讀經研習班,利用週末的時光,進行儒佛功課的學習。日積月累浸潤下來,也算是略知法味。

我深刻感受到,學關鍵在於致用,用儒佛經典的智慧,外則指導生活,內求了脫生死。此時再研讀《明倫》,已經有了不同的感覺—我不由得驚歎這小小期刊裡包含如此豐富的知識和智慧:《明倫》裡的大德開示、先聖先賢的典範,無一不能在修學、生活中得到印證和指引。法音篇、孔學篇、因果篇,或嚴謹思辨或生動活潑,既有理論高度,又貼近生活,最後無一不導歸淨土,真真切切成了我修學的指南。

今年年初到蓮社學習之餘,專程到明倫雜誌社拜訪,看到簡樸的環境、一絲不苟的實修作風、深邃的理論研學,無一不體現著雪公的道統和傳承。《明倫》即將發行第五百期了,歲月流淌,這裡面蘊藏著蓮社師長們日復一日辛勤耕耘的多少心血!

能夠領略《明倫》的智慧甘霖,非常感恩內人李珊。她成立的雪廬經典微信群,依託的就是《明倫》電子文庫。她時常會將適合的資訊向我分享,為的是使因工作繁忙,時常有懈怠的我莫失道心,精進向道。藉此因緣,也促使我能夠持續閱讀《明倫》月刊,文章的內容也成了我們夫妻時常品味交流的話題,更促使眷屬法侶彼此增上。

大陸的改革開放,已經歷了三十多年,經濟發展的同時,很多西方文化價值觀也如影隨形,紛至杳來,對中國傳統的文化形成了不小的衝擊。近幾年來,隨著經濟的富足,視野的開拓,大陸宣導文化自信、文化回歸的理性思考,重新成為主流。雪公當年時常提醒大眾要珍惜中華文化,勉勵弟子們不要一味的隨時尚而逐流,不能媚外忘本,更顯得何其睿智與遠見。

有感於此,我也時常將《明倫》月刊中的文章轉發給身在海外讀書的兒子,希望這些智慧的雨露,能夠使身在異國的他,積累文化自信,確立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標。今年暑假兒子主動到蓮社學習《論語》等聖賢經典。在學習到先祖的嘉言懿行時,逐步培育起文化歸屬感和使命感,回到學校後,表達了努力學有所成,服務社會的美好願望。

近幾年以來,大陸的中華傳統文化取得了蓬勃發展,學佛信眾也不在少數,但如何擇正法、用正法引導信眾,讓正法利益眾生、利益社會,成為重要的課題。《明倫》雜誌作為有著正統儒家和印祖法脈傳承的期刊,可謂是正逢其時。衷心祝願這朵聖潔的蓮花,能夠芬芳馥郁,早日開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,讓中華文明的文化瑰寶滋養每個人的心田,讓更多的人找到靈魂的彼岸,精神的家園。

【圖說】今年暑假,兒子到蓮社學習《論語》等聖賢經典。在學習到先祖的嘉言懿行時,逐步培育起文化歸屬感和使命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