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倫》──修學路上的善緣
●李珊


(《明倫》一六四期)
【圖說】先祖父雪廬老人往生後,《明倫》即出版專刊以示紀念緬懷,那是我接觸最早的一本《明倫》。

掐指算來,《明倫》月刊已伴我成長有三十幾個年頭了。先祖父雪廬老人自一九八六年四月往生後,《明倫》即出版專刊以示紀念緬懷,那是我接觸最早的一本《明倫》。封面上方孔德成先生題有「明倫」二字,正中是祖父在佛誕節佇立街頭,慈祥微笑著向蓮友揮手致意的照片,旁邊的「雪廬老人紀念專刊」字樣,喚起我拜讀月刊瞭解祖父的衝動。

祖父之于我,早年是陌生的。經歷過動盪歲月的家人,言談中很少提及他老人家。我所瞭解的也只是祖父家信中所言:在臺教學行醫,聊以度日而已。由此紀念專刊,我彷彿推開了一扇初窺門徑的窗戶—從對祖父在臺近四十年間行誼,慈悲濟世的感佩,到他老人家所闡述的儒佛思想的探究,再到後期的深入教法的修學,《明倫》月刊起了指明燈的作用。也正是因為與《明倫》的這分因緣,在我與祖父之間架起一座思想的連心橋,進入到了祖父的精神世界,開啟了我的儒佛學習之路。

那時,尚在讀中學的我,與月刊有了不解之緣。開始蓮友們間或捎來,兩岸交流方便後則每期必寄。年幼不諳求道之心的我,卻也通過學習,增加了對儒佛知識的積累。在人生之路迷茫之際,捧讀《明倫》,字裡行間的般若智慧,當下即感澄澈清涼,煜煜心光回自照,一切煩悶皆釋然。

《明倫》旨在弘揚佛家的內明精微,推闡儒家的五倫法則。印祖在《文鈔》中曾言:「欲為真佛,須先從能為真儒始」,祖父在內典研究班開學講話中也提到:「人格是學佛的初基」。作為印祖弟子,祖父畢生承師志為己志,弘揚儒佛大道為己任,《明倫》即是印祖儒佛法脈的延續。刊錄文章有印祖道風及祖父淨土詩偈、述學語錄、還有祖父弟子們撰寫的修學文章,及後學們修學心得的感悟等。通過文字的映照,老人家如在眼前諄諄教誨,雖未親臨受教,當下也能感應道交,心生歡喜。回首修學走過的路程,《明倫》使我確立了正知見,使我以解導行,由行生解,解行並進,以當生成就為人生之大事。

祖父在大專佛學講座惜別會上曾言:「我們要把這些佛法及優良的中華文化告訴別人,也點亮別人心中的蠟燭,這樣子,大家就不會在黑暗中摸索,在五濁惡世中迷失了方向。」科技的發展,跨越了時空的局限,極大方便了學習的途徑。大陸近些年傳統文化復興,鼓勵文化尋根,找尋傳統文化中的內在活力。由於各種歷史的原因,儒佛文化卻找不到道統法脈。

為使有緣人接觸到儒佛正法,我在微信平臺成立雪廬經典讀書會,推廣雪廬道統近五個年頭了,選擇有正知見的儒佛資料,分享給世界各地的同道學習,《明倫》很多文章成為了群文化的研學參考資料。如開卷語、明倫采掇、雪公師訓集錦等,我都是重點分享。佛學群則會分享月刊中祖師開示、淨土詩偈、修學法要等文章。推動理論指導實踐,倡議網路早晚課打卡共修,專篤淨土法門,落實持名念佛。面對持不同知見者上傳的資料,亦會揀擇正知見的文章引發思考,起到撥亂反正之效。通過群組的共學中帶動自我的精進,同道們也能得到文字般若的啟迪,真正體會到了自利利他的法喜。

今年適逢機緣謁拜淨宗祖庭東林寺,我們將《明倫》向寺中師父作了隆重推介,師父們認為《明倫》作為儒佛文化傳播的載體,辦得很用心,可讀性強,希望能夠訂閱傳播。我也希望通過海峽兩岸的這種文化交流,讓更多的人能夠瞭解雪公德範,以其弘法的精神引領眾生,進入儒佛教法的學習,開啟精神覺醒,踏上了脫生死的大道。

《明倫》月刊在祖父的囑託下創立,在辦刊至十年百期時,祖父曾賦詩兩首祝賀:

茫茫四塞蔽胡塵,禹甸堯天雨露新;
禮運萬邦俱不識,臺中高士獨《明倫》。

十載高登百尺竿,于茲進步更何難;
緣生自我無他秘,捧出心來與佛看。

詩作中,祖父表達了對明倫辦刊十年來兢兢業業,刊風高潔的讚歎,也給予了明倫同仁勉勵,及對月刊前景的展望。祖父曾言:「大家記住,我死了以後,重點在鞏固正知見,你們諸位要能以接起這團體,叫他不散,不叫邪說羼雜,眾生不至於胡亂學去,這就是你們的功德。」如今,《明倫》秉持他老人家的叮嚀,保持著弘揚儒佛精神,改善社會風氣,化導人心,普勸念佛的宗旨。

祖父往生已三十餘年,《明倫》也歷時五十年至五百期。作為文字道場,《明倫》用文字般若利益大眾。法脈的延續離不開善知識的護持,及明倫同仁不忘初心地堅持與奉獻。它承載的是雪公的囑託,更是傳承中華儒佛文化的淨土和樞紐。我們期待這本凝聚了幾代人心血的月刊,在弘法利生的道路上,既保持法統本色,又能順應時代,廣結法緣,為儒佛淨土書寫美好的明天。

(民國八十三年,雪公家人,攝於正氣街寓所)
【圖說】因為《明倫》的因緣,在我與祖父之間架起一座連心橋,進入了祖父的精神世界,開啟了我的儒佛學習之路。
【圖說】《明倫》月刊在祖父的囑託下創立,歷時五十年,已至五百期,可謂凝聚了幾代人的心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