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倫砥柱
●編者


黃河,流經河南三門峽,水中有一山頭,屹立在澎湃混濁的河水中,人稱「砥柱山」。有如在混濁俗世中,堅守原則,肩負重任,守節操的高尚君子。

一三一期起,雪公指示明倫,要將「四依法」,以及明倫社訓「四為三不」在月刊期期刊載,提醒這就是明倫抵擋世俗洪流的砥柱石。

四依法

據《明倫》四八七期〈天臺教觀略說講記〉云:《大智度論》指出,在佛滅度之後,學佛有四個準則,名為「法四依」。

一、「依法不依人」,所說必須根據佛經,不可自己創作。
二、「依義不依語」,詮釋佛經不能依照表面文字,須依所要詮釋的義理。
三、「依智不依識」,「智」方能真正證理,「識」則是虛妄分別,故吾人得依照真正的智慧,而不能依個人的虛妄分別心。
四、「依了義經,不依不了義經」,佛經有「了義經」及「不了義經」,吾人必須依「了義經」,而不依「不了義經」。
四為三不

又據《明倫》一九六期〈願將穢土三千界 遍種西方九品蓮〉,撰者依雪公對四為三不所述,加以論述云:

「為求學問、為轉移污俗」,學問指儒家五倫,古德云:「真學問,從五倫中求」,孔門為學問的重心,就在五倫實踐。求學問為修己,修己之後,就得安人,拿這等學問去轉移污俗。以上二句是世間法。

「為求解脫,為弘護正法」,這是出世法。解脫指解纏去縛,了生脫死。全球一切學問,唯獨佛學能解決生死問題。這是自利。自利之後,還要利他,學成之後要宏揚淨土法門,讓它成為苦海的舟楫,到達彼岸。也要保護佛法,不受異端外道的攻擊、破壞,永遠成為眾生的明燈。

以上四條是「有所為」的「四為」,再談「有所不為」的「三不」:

「不以佛法受人利用」,學佛有了解脫知見,又專修淨土法門,真是宿植德本,甚難希有。這一團熱心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,假借佛法的義,利用來貪名圖利。若一味好樂學佛,卻不懂人情事故,不能具備明辨能力,不免要受人欺騙,反成愚昧了。

「不借佛法貪名圖利」,自己學了佛,卻打著佛教招牌,招搖撞騙,貪名圖利,更要不得。

「不昧佛法同流合污」,學了佛,也能說些佛法的名相與理趣,卻是看得破,忍不過,不能堅持立場,外在環境一勾引,就昧著良心,背著佛法,同於流俗作為,淪為念佛堂上的黑心人,那真是可惜了這一生的因緣了!

【圖說】雪公指示明倫,期期都要刊載「四依、四為、三不」,以提醒編輯重點及方向,它就是明倫的砥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