師訓「四為三不」淺釋
●徐自民


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,雪公恐青年學子閱歷不深,易受污俗所染,為智海學社毘盧寺郊遊同學講述〈示大專講座諸生〉,首度揭示「四為三不」內涵。醒公於民國九十八年三月三十一日(夏曆三月五日),臺中蓮社舉行「雪廬老人往生廿三周年紀念」時,為眾詳示「四為三不」。原刊於《明倫》三九四期,茲逢發刊五十年,重登此文,以示永矢弗諼。(編者謹案)

社長、諸位師兄弟:

今天是我們的老師雪廬老人往生二十三周年紀念日,我們為弟子者,齊聚蓮社念佛讚頌,雪公在極樂世界安養,此為應有之舉。

雪公來臺灣,弘法利生,臺中蓮社乃其最初建立之道場,爾後再成立其他聯體機構及弘揚儒佛之事務。老師的確是再來人,一開始就把蓮社訂為在家居士共修之道場,特別提出「四為三不」之訓示。我們蓮社及各聯體機構,應當與全體蓮友遵照修持。

今日我學人與諸位一樣,做為雪公之弟子,就將此「四為三不」重新溫習一遍,共相勉勵。

「四為」:第一為求學問,第二為轉移污俗,第三為求解脫,第四為弘護正法。四為之「為」,可以讀平聲,有所作為,用在句子裡可以讀去聲。

為求學問

第一「為求學問」。我們在家居士在此共同修持,一方面自修,跟著老師學,為的是要學佛,學佛就是為了要「成佛」,要成佛必得要行菩薩道。除了自己修行之外,亦要教化眾生,為了自行化他,就必得求學。求學的要點就是以教理指導修行,所以求學問非常重要。

雪公老師乃是通儒通佛之人,以求學問而言,不但是佛法及儒家學問皆要學,條件許可,即使一般的科學、哲學都要學。但求學有一重點,就是要求真學問,欲求真學問,首先要明白自己有「真如本性」。憑這真如本性,人皆可以成佛。如此在求學上就能得其根本。把握住根本,則求其他的學問愈多愈好,不然,則愈多愈亂。此乃雪公在數十年間教化學生的一個非常重要之指示。

雪公更舉孔夫子所言:「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學也。」(《論語.公冶長篇》)雖是十室之邑的小地方,必有像孔子那樣忠信之人,但不像孔子那樣好學,忠信雖同,唯好學始能成為聖人。忠信是人之本質,求學、好學,才能有所成就,才能有利蒼生。此乃雪公首要之訓示。

為轉移污俗

第二「為轉移污俗」。我們除了求真學問之外,同時也要用種種方式,無漏佛法,乃至世間各種學術、各類專業知識,將此人人皆有真如本性之理來啟發一切有緣的眾生。促其明白自己有此真如本性,一切皆可向自性中求,不必向外追求那不真實的東西。世間一切功名、富貴等,皆是乍生乍滅的幻象,叫做生滅法。此種外在的生滅法非但求不易得,即使求到手,轉眼就逝去。

今日社會人心不古、風俗污染,皆由於不知自己本性具足一切。若能將本性開發出來,便有智慧創造萬有,不必向外馳求。以此教化眾生,就能真正改變人心,轉移污俗。

一般學「社會學」的學者,亦知道社會風氣不好,想要把它改好。但要知其根本解決之道,在於喚醒人人心理之覺悟。覺其自性萬德萬能,要甚麼東西,就有甚麼東西,不需在社會上跟人家爭奪。一切罪犯無非是竊奪人家之財物、貪名圖利等等,若能覺悟自己本性,便能真正改變心理,則社會風氣自然好轉,污俗自然轉移,這是老師的第二訓示。

為求解脫

第三「為求解脫」。學佛者皆知,人在世間,一出生即有八種苦—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。此八苦,後四者其苦的程度因人而異,但前四者,人人平等接受。貴為天子,貧如乞丐,無一幸免。提及「愛別離」之苦,現在年輕人難以體會,各位老菩薩們就不同了。尤其雪公生長在動亂時代,離鄉背井,骨肉分離,自稱「逃難專家」,飽嘗愛別離之苦,感受最深。

「怨憎會」之苦,一般人大都避免不了,不願會面之人,偏偏會相聚一起。「求不得」之苦,尤其當今之時代,求名求利,求諸財物,凡有所求未必皆得。求而不得,是一大苦。「五陰熾盛」之苦,由色受想行識五陰和合此一假的身心,時刻愛取欲塵,造作諸惡,如火燃燒,愈燒愈熾,而其痛苦也就無窮盡了。

眾生有此種種痛苦,由其惑業招來。眾生自無始劫以來,由於一念不覺,起了無明,蓋住本性。無明即是煩惱。無明有根本無明及枝末無明。枝末無明即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等諸煩惱,詳說即是見思惑。而貪瞋癡三者毒害最重名為三毒。凡夫眾生造業受報,生死輪迴,不得解脫,皆由此而來。眾生起惑就造業,造業就受苦。

既知這八種大苦皆由惑業招來,便知要解脫此苦,那就要斷惑。惑有三種,就是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。斷盡見思,可以解脫六道生死輪迴之苦。斷盡塵沙無明,可以解脫變易生死之苦,以至成佛,才是真正解脫。這些惑就像繩子,把我們凡夫眾生捆綁住,令我們生死不得自由。

因此要求解脫,就是要把這些無明煩惱去除掉。解脫的「解」字讀本音「」。前賢亦有讀「」者,械乃為刑罰之器具。在此我們讀「」,把束縛我們的生死之縛解開,就解脫了。

但是斷惑太難,在末法時期斷惑尤難。因此,雪公教我們學念佛法門,發願往生極樂世界,到那裡斷惑就容易了。

為弘護正法

第四「為弘護正法」。「法」指佛法,釋迦牟尼佛所說之法皆是正法。我們跟雪公學佛數十年,知道什麼是正法。但是到了今日末法時代,隨時都有些邪知邪見來破壞正法,我們要特別留意。

今日一開始即向諸位報告,要相信人人本具真如本性,此乃馬鳴菩薩所著《大乘起信論》中最重要的意義,要人深信自有本性。吾人學佛、解行並進,就是要把真如本性開發出來。通途法門如此,念佛往生極樂世界,亦是要把真如本性開發出來。此即為正法。

若不如此,雖然學佛,而目的不在「明心見性」,不在「了生死」、「成佛」,而是在引導人做自私自利之事,迎合凡夫眾生,順乎眾生無始劫來之惡習氣;人人執著有個「自我」,豈知此乃生滅之假我,愈執著愈不能開發自性真我。引人執著這些生滅法,皆非正法。雪公教我們要弘護正法,「弘」即弘揚,「護」即護持,把正法弘揚出去,好好的護持,不讓邪知邪見破壞正法。我們跟老師學習了生死之道,往成佛之路走。而那些邪知邪見者引導人往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路上走,此即破壞正法,我們就要起來護持,不讓他們破壞。

但此事不簡單,尤其今日之下,是非顛倒,貪圖財色名食睡,學道之人皆以為非,是「地獄五條根」,而一般不學道的人,則不知這五者害人之深,往往被一些狂妄之徒引入邪路。例如有人假學術之名,提倡在各級學校實施「性教育」,受害的學生不計其數,一般家長都不敢反對。尤其現在功利主義盛行之際,那些貪名好利之徒,用非法的手段,奪取他人的名利,一般人不以為非。故今日要弘護正法,要引導人學正法不受邪知邪見之人破壞,實在很艱難。雖然艱難,但正法必須弘護。此事須靠大家多求真學問,有了真學問,自然有能力扼止這些邪知邪見。

雪公訓示四為之後,接之便是三不。「三不」即是:不以佛法受人利用,不借佛法貪名圖利,不昧佛法同流合污。

不以佛法受人利用

雪公訓示我們不要因為學佛而受人利用。我們在此學佛自行化他,但當今末法時代,學佛之人,若自己無甚名氣尚好,若稍微有點名聲,則那些貪名圖利之徒就找上門了,來與你攀緣,與你建立人際關係,然後藉著你的名聲去做不法之事。你就被利用了。譬如將你在他的事業上掛個名,他競選時,請你為他站臺。此事要特別小心。

雪公從前興建道場,創辦弘化事業,其經費來源,皆是諸弟子及一般正信之佛教徒,自動樂捐。雪公沒有到外面向有權力之人募捐,更不會向政府要錢,以使自行化他皆得其純。此為眾人皆知。

【圖說】雪公從前興建道場,創辦弘化事業,其經費來源,皆是諸弟子及一般正信之佛教徒,自動樂捐。
不借佛法貪名圖利

「不借佛法貪名圖利」。名利二字乃修道了生死之最大障礙,蓮池大師道德學問修持具佳,而一生最得力之處即是「不貪名利」。破除名利,絲豪不沾名利,此乃祖師告誡佛弟子們之金玉良言。若一沾上名利,則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增加得更多,如此則見思惑如何斷?生死如何了?故老師訓示我們「不借佛法貪名圖利」。

不昧佛法同流合污

「不昧佛法同流合污」。「昧」是不明白。學佛要明白佛理。此與前面所言之「為求學問」互相照應。學佛明白佛理,依理來修持。修持就是要「返妄歸真」。「妄」即是世間一切生滅無常的事物。如世人所求的名利,到手即滅,是為生滅法。甚至我們自己起心動念時,若有一念想跟富貴之人攀緣,即使未必去攀,只要動此一念,就不對了,就昧了佛法。

「不昧佛法」即是對佛法之理論修持之道明明白白,心裡若一起妄念,立刻打消。如此始可以言「不昧」,能夠如此不昧,才不會與世同流合污。「流」即世俗潮流,例如今日臺灣各級學校在講「性教育」,當初只是由一個大學的年輕教授提倡,漸漸的就成為一種學術潮流,你若敢反對,你就被別人批評為反學術,不合時代潮流。你若害怕被別人如此批評,而去迎合潮流,贊同其在學校推行性教育,如此就是同流合污。

當今全世界皆講功利主義,父母教導兒女,一開始就教他與別人競爭,不要輸給別人。如此家長及小孩,一生皆給自己壓力,自造痛苦。這種痛苦是由功利而來,人人皆受其苦,而不自知。縱有知之者,亦不敢說功利主義之不是,因為講功利是世界潮流。

我們要了解,真正愛護自己兒女,就要教他在此生活得很愉快,要做好人。老師教導學生學習得快樂,要修養健全的人格。若想如此教子女教學生,就不能講功利主義,亦即不能同流合污。所以我們真正要自己修行,同時要教化眾生,就要「不昧佛法同流合污」。

早日倒駕慈航

我們果然能守住雪公所訓示之「四為三不」,則今日雖為末法時代,但我們所學仍為正法,不但是正法,而且是持名念佛之特別法門。今日之下,雖然也有很多人唱反調,不認同我們所修的念佛法門。但我們非常幸運,亦不知多少生、多少劫種了善根,今生遇到雪公傳授正法與特別法,提示信心與願力,殊為不易。雪公是我們永久的導師,大家一起學習,一起修行,方不辜負導師的訓示。

雪公非常慈悲,不會永久在常寂光中安養,他會很快的乘願再來,廣度眾生。因此今日我們在此念佛回向,除了祝頌導師現在極樂世界安養之外,也祈求他老人家很快的再倒駕慈航,返回我們世間來繼續行菩薩道。以雪公那樣的慈悲,一定會應我們所求。願我們大家以雪公訓示共勉。敬祝諸位,福慧增長,光壽無量。

【圖說】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,雪公恐青年學子閱歷不深,易受污俗所染,為智海學社毘盧寺郊遊同學講述「四為三不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