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詩情筆韻於一體──
〈榿木卷帖〉
●封底裏設計/願捨


〈榿木卷帖〉,又稱〈書杜工部榿木詩卷帖〉。北宋·蘇軾書杜甫七律詩一首,墨跡本,澄心堂紙本。行書,十九行,共一百五十九字。原臺北 蘭千山館藏,現寄藏臺北 故宮博物院。

〈榿木詩〉原是杜甫避亂蜀中所作,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,表達自己歷經兵亂之後新居初定的心情。中年的蘇軾,仕途受挫,歷經坎坷,和杜工部的遭遇產生了共鳴。

此帖用筆沉著,多用正鋒,精神凝聚,結構圓熟,字形勻稱,施墨濃淡適中。明代金冕跋云:「昔先生嘗讚美杜子美詩、顏魯公書,皆求之於聲律點畫之外,今觀先生書杜詩,後千百年,宛然若昨日揮灑者,蓋寓精神於翰墨而才品所自到爾。倘拘以宇宙之得而論之,是未可同賞妙也。」

整幅字看來,法度中正,意態自足,筆意隨詩情起伏,杜詩給東坡的心緒激盪,隱隱浮現於筆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