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百讀不厭】
明倫師生遊廬山
●徐醒民


民國五十九年三月,雪公設立明倫社於臺中蓮社,負責接引大專青年。是年季夏,雪公與明倫社友作二日遊,醒公於遊後述文紀敘,師資道合,文句優美,意境深遠。原文刊於《明倫》第七期,今選出重刊,百讀不厭。(編者謹案)
【圖說】民國五十九年六月,雪公與明倫社友,赴南投、霧社、梨山、谷關,做二日遊。

雪廬老人,樂登高山。庚戌季夏,門徒明倫社友,組登山避暑隊,請從二日遊。先濯廬山之泉,再沿橫貫公路,繞越諸高峰,下賞梨山之實,一悅師焉。

六月之晦,午後,專車發臺中,經南投,上霧社,達廬山。白日移西,梅林映紫,金風送爽,彩虹呈奇。俄而山色蒼茫,顧山澗濱,暮靄之裏,有木屋數家,書曰溫泉旅館,遂往投之。入暝,澡溫泉,聽清澗。泉白而甘,飲之滌塵思。前數年,師嘗遊此,為詩讚之,兼憶江西之匡廬,追想遠公之德業,於此佳山水,憾無所歸焉,故云:「空餘林壑無人主,安得高僧亦種蓮。」今求師析其義,然後共吟之。聲流館外,傳響山谷間,宿鳥為之和鳴,夜風為之輕拂,萬物似皆欣然有得。噫!如此佳山,又有如此盛事,以俟興乎來者,復何憾哉。

翌日寅晨,起登橫貫路。車盤旋而上,扶巖臨塹,如攀懸繩,累而病駛者再。師遂率步行,過翠峰,上武嶺之絕巔。朔風呼,而雲山會。仰觀之,天若明堂,日作火珠,俯察之,銀瀑飛幡,碧松獻蓋。耳乎天籟,始而寂,繼之洪然而鐘鼓鳴。於戲,造化之奇,有如是者,何向未之聞耶?今乃得於不意間,豈偶然哉!於是歡然相慶,頌師壽。

時過午,方依依自巔下。車經大禹嶺,抵梨山,轉上福壽農場。黛峰四護,地廣土肥。遍植寒帶果木,垂實纍纍,有蘋果、水梨、水蜜桃,類多品上。其人皆榮民,與日作息,色熙熙然。場主見師,問年八十餘,讚之不已,敬以水蜜桃,引觀果林。見一蘋果樹,大而稱王,一時結果,達六千餘。叩其故,樹之十二年,乃有異於常者也。其餘嘉品,寓目不暇。辭,向達見(注一),下谷關東勢,還臺中,已萬家燈火。暑氣復炎,而心地清涼自在。

師怡然,問諸子之樂。門徒就所遊獲,各從其藝能,發於詩歌書畫,囑同窗徐子記其實,一歸於至仁(注二)。

七月朔日,國曆八月二日


後記:文中兩處祈請 醒公解惑如下──
[注一] 達見:德基水庫早期名稱。
[注二] 一歸於至仁:仁者樂山,是謂門徒遊山所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