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耒.冊竹卣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
「卣」音同有,為古代可以移動使用的盛酒器,常見於商朝和西周時期。在殷墟甲骨文卜辭、西周金文及先秦文獻中都有「卣」的存在,如:甲骨卜辭中的「鬯五卣」、《詩經.大雅.漢江》中的「秬鬯一卣」等。鬯是使用鬱金草和黑黍釀成、常用於祭祀的香酒,而卣則是盛放秬鬯的貴重容器。至今考古發現的數量很多,就造型而言,商朝的卣多橢圓或方形,西周則多圓形。

此器高三二公分,為西元前十六至西元前十一世紀銅器。器形扁腹,橫剖猶如梭形,提梁如繩、圈足外撇。圓球鈕、子母口,蓋面與口沿處飾有雷紋帶,有小獸首安製中央,上下加飾連珠紋,為宗廟祭祀用禮器。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