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.和
●絕雲

音樂的核心就是「和」。為什麼這樣說呢?因為音樂的來源跟人心是一樣的。〈中庸〉提到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;發而皆中節,謂之和。」音樂的產生也是如此。音樂來自於人的感情,創作的音樂如果有節制,合乎中道,那就是好音樂。人創作的音樂,情緒如果發得太過,那就無法讓心回歸平穩,只是在宣洩而已,對身心無太多益處。所以孔子說:「惡鄭聲之亂雅樂也。」

樂要和至少有兩個層次:古代音樂大多同音演奏,如祭孔大典所演的譜,音都相同;但如果有人演奏的律不合(即音不準),會擾人心神不寧。而近代音樂,多為不同樂器演奏不同的音,如果沒有次第,不分主從,一樣讓人困擾。

所以音樂演奏出來不和,往往徒勞無功。因為他人聽到這音樂,心靜不下來,喪失了音樂想要傳達的本意。但這不是說音樂就不能有起伏,否則聽起來就覺得單調乏味,而是要在起伏後回歸平靜,好的曲子都具備這些優點。怕的是曲子都是在誇大渲染,牽引人的情緒,卻無法回歸。所以荀子〈樂論〉就提到:「凡姦聲感人而逆氣應之,逆氣成象而亂生焉;正聲感人而順氣應之,順氣成象而治生焉。」

總之,音樂類型多元,聽些輕鬆的音樂、嚴肅的音樂,甚至高亢的音樂也可。因同一首曲子每個人聽起來可能都會有不同的感觸,所以不能勉強一定要聽什麼音樂。但一定要有節制,不可流於靡靡之音,讓人心都放縱了。所以「禮樂」常一起提到,知禮讓人「發乎情,止乎禮」,欲望稍微滿足,又不違禮節,方可致中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