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朋自遠方來──
早期歐美人士心目中的孔子(上)
●覺意


孔子首先影響達官貴人,把他們拉回到美德的軌道,民眾隨後紛紛效法。

經典是中國人的身分證,四書五經,歷歷五千年,華夏子民自幼耳濡目染,以此安身而立命,如杜工部〈最能行〉云:「小兒學問止《論語》,大兒結束隨商旅。」受過儒經教育者,知書達禮,多數都能謹守本分,敦倫盡分,成為修己安人的君子。孔學儒經,具有安己安人之大功,故兩千年來獨尊於中國。

人同此心,心同此理,初嘗孔學儒經滋味的歐美人士,亦不乏同感。在張濤所著《來自異國的聖人‧孔子在早期美國》一書,將十六世紀以來,歐美人士接觸孔子儒經的初體驗,做了周詳的搜集。茲謹依該書,整理出歐美人士對孔子儒經的印象,可供弘傳孔學的參考。

耶穌會傳教士

十六世紀末期,歐洲的耶穌會傳教士,向東方傳教。一五八三年,利馬竇是第一位成功抵達中國的傳教士,此後有四百多位傳教士源源不斷的來華傳教。他們想改變中國尊孔的信仰,故急欲了解孔子的思想體系。他們學中文,譯儒經,獨尊孔子,置於諸子百家之上,稱孔子為「Confucius」孔夫子。

耶穌會傳教士,首先以《論語》、〈大學〉、〈中庸〉部分章節,譯成《中國的智慧》。後有法文本的《中國哲學家孔子的道德》,書中描述孔子:「上天賜予的誠實正直品德,從十五歲始,便閱讀古籍,以身作則,督促人們敬畏上天,熱愛鄉鄰,抑制欲望。孔子的崇高思想和人格,贏得了中國人的無限崇敬,所有城市都有以孔子之名建立的學校,文武百官經過門前,都要下轎、磕頭,然後徒步行走一小段。」

新教傳教士

十六世紀後,歐洲宗教改革,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新教。英國及獨立後的美國,都以新教為主。從十八世紀末,英美的新教傳教士紛紛派遣來中國傳教。新教不同於耶穌教會對孔子的全面讚揚,對孔子有獨特的觀點。他們筆下的孔子,是異教思想家,導致中國眾多弊端。但是對於孔子的思想,還是有正面的評價。如馬士曼所譯《孔子的著作》,對孔子的稟賦、美德、矢志不渝的人生經歷,和身前的巨大成就及身後的殊榮,都有具體的描述。書中引用「觚不觚,觚哉,觚哉!」「子在川上曰: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」說明孔子「充滿智慧」而又「簡潔莊重」的言辭特點。

衛三畏,美國的新教傳教士,在中國四十餘年的經歷中,出版了兩卷的《中國總論》。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向美國和西方,描繪了中國文化象徵─孔子。他批判孔子思想是「世俗性」,也適度正視孔子的優點。書中有一幅插圖,橫批是:「中國總論」,上聯是「仁者愛人由親及疏」,下聯是「西方之人有聖者也」。仁者愛人,出自《孟子‧離婁篇》。由親及疏,是援用〈中庸〉「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」。下聯出自《列子‧仲尼篇》「西方之人,有聖者焉。不治而不亂,不言而自信,不化而自行,蕩蕩乎民無能名焉。」

衛三畏寫道:中國歷代便將孔子學說作為政治法律的基礎,並在學校教育中讓學生接受尊崇這些「充滿政治智慧的聖言」。他稱讚孔子思想具有其他思想體系所不具備的優點,與希臘、羅馬的道德格言相比,孔子「著作的總體趨勢是好的」,而在思想的社會實用性,他超過了西方哲學家。與孔子有關的四書五經,全然沒有希臘、羅馬和印度古典著作的淫穢、放蕩和污染心靈的描寫。衛三畏表示,中國典籍在此方面的的純潔性,引人注目。

十八世紀末,普魯士傳教士郭實臘(又譯:郭士立),來中國傳教,而且撰寫中國觀感,著作極富,其中《國門打開的中國》,對孔學經典多有評點,可以代表歐美人士對中國經典的陌生與學習障礙。

如《詩經》,書中某些部分讓人完全無法理解,其他部分又很流暢,但沒有任何部分可以「優美」來形容。

《書經》,郭實臘稱作是「孔子最好的著作」。

《春秋》,只是枯燥的代表,孔子希望通過此書變革社會,但如何讓「年表」擔當此任?讓人困惑。此外,《春秋》文風模糊,主觀詮釋的空間太大。

孔子觀《易經》為「人類科學的集大成者」,郭實臘不以為然。他認為該書呈現出「虛幻的事物體系,是沒有根據的預測學體系。」孔子大讚《易經》,表現出「自負虛榮的想像力」。

《禮記》,包含著眾多優秀的行為原則和道德思想,但支離破碎。而孔子用單純的禮節儀式和文雅,則是不可饒恕的。

《論語》中的對話,被指「沒有藝術性」,其中一些思想具有原創性,一些是老生常談,荒誕不經者不在少數。

〈中庸〉充斥著「驕傲自大的言論」。

唯有〈大學〉是郭實臘明確讚賞的孔教經典,該書主張由家及國的品行修養原則,是正確合理的。

郭實臘對孔子有關的著作,多是從「立意、文風、內容」等方面加以批判,以此貶低孔子思想。

郭實臘的船,曾在遼寧錦州灣擱淺,他們上岸求助。走近一座佛寺,寺中僧人態度粗暴。當郭實臘引用孔子關於仁義好客的語錄:「四海之內,皆兄弟也」,並說明當時的處境。僧人立馬變得彬彬有禮,不但邀請郭實臘一行進入寺中,還待以美味佳肴。這番親身經歷,讓郭實臘實際感受孔子思想深入人心之一斑。

(待續)
【圖說】傳教士學中文,譯儒經,獨尊孔子,置於諸子百家之上,尊稱為「Confucius」孔夫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