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經貴在得旨
●智果 述


學人第一次接受雪公的教誨,在民國五十八年的夏天,第九屆大專暑期佛學講座,雪公為學子講授《佛學概要十四表》。直到民國七十五年雪公往生為止,學人追隨雪公,大約只有十七年。前面五年,學人的道心仍然不堅固,進進退退,只能勉強做一個講經道場普通的聽眾而已。

民國六十三年,很榮幸能夠參加雪公創辦的內典研究班,才有機會時常謁見老恩師,聆聽訓勉教誨。有時候做錯的地方,雪公也會很慈悲的呵斥。

今天報告「研學」的主題,謹以雪公所訂內典研究班的班訓第一則「研經貴在得旨」為題。內典研究班班訓有八條: ①研經貴在得旨 ②言語先計次第 ③辦事要求精細 ④文字練習暢達 ⑤知過必須立改 ⑥因果自應深信 ⑦通達人情事故 ⑧學問切實履行。班訓八條,主要的還是一個「學」,我們大家所以能夠志同道合濟濟一堂,就是藉著學佛的因緣。

既是學佛,首先必須明白教理,否則叫做盲修瞎練,故須「研經」。「經」指釋迦牟尼佛契理契機的言教,萬古不變的真理。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,要從哪裡下手呢?雪公開示我們「研經貴在得旨」,「旨」就是宗旨。「網提其綱,則眾目皆張,衣挈其領,則群縷必直」,捕魚的網子有條大繩子,你要把那條大繩子抓住,再把魚網撒出去,就能夠得到要領,得事半功倍之效。如果不得要領,則只有望洋興嘆。

雪公在〈彌陀要解講義序〉說:「群經蘊義,無不在淨;學而習於淨,扼乎佛法之要矣。」佛法三藏十二部經典,雖然卷帙浩繁,但是它有個要旨,就是一個「淨」字。雪公又說:「所淨者何?根塵識皆是也。」根、塵、識,這是淨的對象。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合稱為十八界,這十八界概括了三界一切諸法,萬象森羅,凡夫日用平常一切的活動,盡在這十八界當中。我們都在這十八界中,或起惑,或造業,或受果報。所以雪公教我們修學佛法的人,在日常生活,當六根和六塵接觸時,必須要提高警覺,即時迴光返照,不要受到外境的污染。所謂「非禮勿視、非禮勿聽、非禮勿言、非禮勿動」。時時記得一個「淨」字,力求身淨、口淨、意淨,這就是我們研學佛法的要訣。

對於非禮的境界,要防止六根去接觸。但是對於殊勝的境界,我們的六根就要積極的去接觸。譬如西方極樂世界依正二報的莊嚴相,就要多多的接觸。所以雪公常常勸勉我們要讀誦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因為《阿彌陀經》記載西方極樂世界勝妙的境界。讀誦時隨文入觀,就是在薰修我們的「根、塵、識」,以此修心得到一個「淨」字。

總而言之,「淨」這個字就是群經的要旨,也是我們修學、研學的目標。我們時時刻刻學習這個「淨」,三業清淨,淨跟淨會互相感應,淨淨相感,那麼將來不生淨土,更生何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