瑪瑙帶托葵花式小碗 .宋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
西元七世紀時,中國飲茶文化已普遍流行。著名的《茶經》為唐朝陸羽撰寫,書中詳述茶的栽培、採摘、製作、鑑別、煮飲等工具及流程,是世上最早研茶的專著。唐人烹茶方法,是先將茶葉輾成粉末,投入茶鍑中煎煮,再分酌於茶碗飲用。至宋則將茶末置於茶盞,以茶瓶注湯點啜,稱為「點茶」。隨著飲茶文化流行,逐漸傳入日本等地,明末清初傳至臺灣。臺灣早期的茶文化,即承繼自閩南「功夫茶」的傳統,發展至今形成多元且具特色的品茶文化。

此器高三.三公分、口徑八.七公分、足徑三.四公分,為宋代飲茶器。全器瑪瑙質地,分上碗下托兩層。上「碗」作六瓣葵花形,圈足;下「托」作五瓣葵花形,高圈足、有褐色斑,中心有突起圓臺以盛茶碗。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