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末年的蓮池大師,撰〈戒殺放生文〉,提倡戒殺放生,指出凡有血氣的動物都有知覺,蜎蠕蟲蟻也貪生怕死,都不宜殺害,若慈悲放生則多有感應。文中記載蓮池大師親身遇見的一則故事:
我早年遊方行腳參學時,曾在某寺掛單寄住。有人捉到數尾的蜈蚣,用竹片彎成弓形,綁住蜈蚣的首尾。我花了點錢,贖了這些蜈蚣,並將牠們放生。一一解開竹弓後,大都奄奄一息,只有一尾蜈蚣存活,一溜煙就逃走了。
後來有一天晚上,我和友人夜坐閒談,牆壁上有一尾蜈蚣。以木尺從旁邊用力敲打,驅趕牠離開,蜈蚣竟如如不動,不肯離去。
我說:「難道,你是我過去贖放的那尾蜈蚣嗎?你今天是特地來道謝的嗎?果真如此,我應當為你說法。你要安靜不動的諦聽諦聽!」蜈蚣果真停留不動。於是我告訴牠:「『一切有情,惟心所造』,一切有情眾生,都是自己的心識所變現出來的。心性狠戾的變現成虎狼身,心性毒惡的變現出蛇蠍的樣貌。你若去除毒心,則可脫離蜈蚣的形體。」說完後,要蜈蚣離開。還沒驅趕,牠就緩緩的爬出窗外了。
友人在旁邊,看到這樣的事情,十分驚訝,嘆為希有。這是發生在明穆宗隆慶四年的真實故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