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學問答》有一則雪公解釋贈字的問答,很值得以此自許。
在檀島的僑胞,得蒙章嘉大師題贈「道崇相莊」四字,不知此四字是為佛所題,或為學佛的人所題,於是請雪公分別解說。
雪公先解答此句題於佛像之義。
先明「道崇」二字。道是證的道果,崇是最高的意思。眾生分為十法界,又各分為四聖六凡兩類。這十法界,自修羅以下,談不到甚麼道;人與天算是凡夫小道果,聲聞與緣覺算是三乘、二乘聖道果,菩薩是大道果,佛是至高無上的極道果,故贊「道崇」。
再明「相莊」二字。相是相貌,也叫做形相。莊是莊嚴兩字的簡稱,莊即作端莊講,嚴是威儀整齊,合起來講,就是妙相莊嚴。因為佛的相貌,與眾不同。佛有三十二種特別相,因有此種種奇妙的形相,所以自然莊嚴,故稱相莊。
雪公接著解答此句題贈學佛人之義。
「道崇」,既為佛徒,自必學佛的道理,所修的道,當然是至高無上的。此不過與佛有已修已證的分別。
「相莊」,人既學佛,當然心就羡慕佛,一切言行舉動,自必具足規矩法度,雖無三十二相,但神情態度,一定是很莊嚴的,能令人一見起敬。
想想自己學佛以來,口頌讚佛偈、依循佛像記數念佛時,真有感覺到佛相好莊嚴的奇妙殊勝嗎?是否從相好體會到佛法聖道的崇高呢?又可曾欣羨佛的相好莊嚴以及妙覺之果嗎?或者只是遙遙觀望?
慕佛之心尚且如此,更甭提自我的行持。學佛了,可有自重自愛?時刻以學佛人自持身分,持戒、修定、發慧,尊重己靈?
經雪公闡明,才知「道崇相莊」四個字,分量竟是如此之重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