愧
●雪廬老人 述 ●淨業 整理


「愧藏」,屬於《華嚴經‧十無盡藏品》之一,經云:「於母人腹中,入胎受生,成垢穢身。」此是愧藏,愧者羞愧。須知:愧心幫助學道的力量最大。此經說的羞愧,不同世間所說的愧,我們果真能學會此一愧字,即能解脫,了生死,證涅槃。

學習佛經,若圓解一字,即足以成就。但是為了度化眾生,必須博學。有羞愧則有為,無羞愧則不成事。六道眾生皆無羞愧,意有貪瞋癡,身語就會有殺盜婬妄。

東方文化認為「萬惡婬為首」,婬普通說有正婬、邪婬,此為方便語,如實而言,也無正婬。因為一切男子皆我父,一切女子皆我母,行婬的對象,即是過去的父母。若說不結婚,可以無邪婬了,這也不然,入胎就是邪婬,無愧心。投入胎時,子見母,不以為母,女見父,不以為父,皆以為自身行婬的對象,此即迷惑顛倒,無愧心。父、母及自識,三和合而成胞胎。

不結婚,也必須出輪迴,了生死。不了生死,就不免邪婬。了生死,須斷見思惑,很難。惟有往生西方淨土,那裡是淨土,此地是穢土,穢土以婬為第一,故學佛首須學「四念住」|觀身不淨,觀受是苦,觀心無常,觀法無我。西方淨土,無男女相,那有婬穢?

(摘自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《華嚴》講錄)

【圖說】婬普通說有正婬、邪婬,此為方便語,如實而言,也無正婬。因為行婬的對象,即是過去的父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