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的時代
●孔德成


關于孔子的時代背景,可分兩方面來說:一是政治及社會的情形,二是春秋時代思想的情形。

當時的政治情形

所謂政治及社會的情形,可以引兩段《論語》和《孟子》的記載,以見其一斑。

《論語‧季氏篇》說:「祿之去公室,五世矣;政逮於大夫,四世矣,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。」魯君不能作主已有五代了,魯國由大夫掌權,已四代了。《孟子‧滕文公篇下》也說:「臣弒其君者有之,子弒其父者有之。」春秋時,有臣弒國君,子弒父親的事。

從這兩段話,即可以看出當時在政治與社會的情形,已經亂七八糟,制度上已無法維繫。(《左傳》所記載的更多,不必枚舉)。孔子所以積極提倡正名主義─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的道理,即在於此。

當時的社會狀況

再者,社會情形也與古代不同。古者「世官、世祿」,可是到了春秋時代,庶民也可以升為高官,如甯戚以飯牛而得仕於齊;百里奚以類似奴隸的身分而仕於秦。

同時有些貴族卻失去了原有的地位,如《左傳》昭公三年說:晉國的「欒、卻、胥、原、狐、續、慶、伯,降在皂隸。」欒、卻、胥、原、狐、續、慶、伯等貴族,降為衙門差役。由此也可以看見社會情形的轉變。所以孔子雖為貴族之後,卻不得不為小官,並且在其道不行之後,不得不以教書為生了。

發展人文精神

至於春秋時代的思想情形,最值得注意的是人文精神的發展。

中國自商代以至周代之初,人道主義便已大為發萌,如《尚書‧無逸篇》上,敘述商代的情形說:

「其在祖甲,爰知小人之依,能保惠于庶民,不敢侮鰥寡。」

到了周代之初,如《周書‧酒誥》上說:「人無於水監,當於民監。」

這當中,便已透顯了保民重民的觀念。

延至春秋時代,人道的觀念,更漸漸趨於獨立,如《左傳》莊公三十二年,史嚚說:「國將興,聽於民;將亡,聽於神。」

又昭公十八年《傳》,子產說:「天道遠,人道邇,非所及也,何以知之?」

又定公元年《傳》,仲幾說:「薛徵於人,宋徵於鬼,宋罪大矣。」

這些都是較新的觀念與態度。

孔子一方面保有傳統的,如對天命的觀念(《論語》中十三處提及),孔子在這方面,雖然接受傳統的「命定之說」;但孔子並不太積極提倡,所以孔子少闡述「命的道理」,如《子罕篇》:「子罕言利與命與仁。」所以子貢說:「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。」(《公冶長篇》)。

因此「子不語怪力亂神」(《述而篇》),又說「敬鬼神而遠之」(《雍也篇》),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未知生,焉知死。」(《先進篇》)。這也正是孔子學說之所以專注實際人生問題,而主張理智的主要原因。


(摘自《孔德成老師講演稿集.孔子的生平與思想》)

【圖說】子路向孔子請教:事奉鬼神、死後的事,孔子說:「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。未知生,焉知死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