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佛貴在求心
●藏密


元代的天如禪師,在所撰《淨土或問》,說:「受持佛名者,現世當獲十種勝利」,真心念佛人,有「諸天、菩薩、諸佛」的三重保護。許多人念佛時,寧可相信「一秒鐘生產一百張的口罩」,至於佛以「兆載永劫」莊嚴的彌陀名號,幾人信得及!

天天上網、看電視,被自變自緣的「遍計所執」──周遍計度諸法實有,弄得行拂亂其所為,何嘗還有「行一心」的信願?操行修持亂了,怎能奢望有念佛的「功一心」!

毒蛇轉成麻繩

充滿煩惱的凡夫,滿眼盡是張口吐信的蛇群,為之恐怖顛倒,成天疑神疑鬼,心神不定。有幸學佛後,始知週遭這些可怕的蛇,全是一條條的麻繩。如何從虛妄可怕的毒蛇,轉化成不可怕的麻繩?必得學習佛法「心王、心所皆有四分」的道理。

公元六世紀,印度出現了十位唯識學的論師,其中安慧、難陀、陳那、護法等四大論師,他們深入觀照心性之後,發現「心」皆有四部分。安慧發現心有「自證分」,難陀觀知心有「見、相二分」,陳那證得心有「自證、見、相三分」。護法論師深入觀照,以比量推知,心應有四部分「見分、相分、自證分、證自證分」。四位論師所見容有差異,卻各擅其勝,後人得以完整的認識心識,都應拜其所賜,功德不可抹滅。

不知心有四分

不學佛,不曉唯識,不知心有四分,會生出什麼問題?《宗鏡錄》說:「若不達四分成心者,斯皆但念名言,罔知成心實義。體用既失,量果全無,終被心境緣拘,無由解脫。」

若不知心有四部分,學佛只知名相而已,完全不知心的真面目。學佛僅知六根門頭,不知心有後二分,如見某甲,有人看了新仇加舊恨,何以有人則如久逢知己?因為個人見分挾帶的相分,都有「自證分」在量度支援。學佛一知半解,終其一身都被自心所現的「境界」拘困,如蠶拼命吐絲,最後自己被牢牢束縛,無由解脫,佛法稱此為「相縛」──被六塵境相所縛而心不自在。

境界皆心相分

學佛後知「心有四分」,個人際遇,是亨通或困蹇,皆是自己見分挾帶的相分,故蕅祖云:「此世間一切境界,不過皆是自心、心所相分。」學佛貴在「求心」,眼前罪業皆從心生,還從心滅。

善惡皆由自心而發,所以心為根本。所謂「若欲求佛但求心,只這心心心是佛」,見分若清淨無染,現的相分那還有什麼病毒、恐怖?

不致虛費功勞

學佛若達「四分成心」的唯識理,則一切修法行事,都不致虛費功勞。

蕅祖在《成唯識論觀心法要》說:「四分既無別,以體融用,用亦無別。故得說云:一色一香,無非中道。」一心法爾具足四分,不分前後,若知以體融用,則念佛時,一句佛號從心性出來,念出的這一聲阿彌陀佛,即是中道心性。聲聲皆從「證自證分、自證分」的心體出來,則念念見分,所現的相分,皆是清淨的佛果,吉無不利。


【圖說】凡夫看境界,不知虛妄無實,執為實有,如誤繩為蛇,衍生種種恐怖顛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