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瓷柳斗杯  .元至明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
白瓷是漢民族傳統瓷器,最早創燒於東漢之前,到了元代多是白中含青,至明又恢復白瓷本色。在《明太宗實錄》中記載:「朕朝夕所用中國瓷器,潔素瑩然,甚適於心……」因皇帝喜愛白瓷,並尚古重禮,於是明代白瓷在永樂年間達到巔峰。

「柳斗」是農家必備常物,通常使用柳條或藤條編織,用以盛放穀物。後來窯工仿柳斗形式,先做好瓷胚,再臨摹柳條編織圖案,於半乾素胎上刻出花紋,後入窯燒成,人稱柳斗杯。

此器高七.五公分、口徑七.八公分,型作柳斗小杯,直口圓肩、腹圓底平,口緣處鑲金,器內並有三支小釘痕。白瓷為底,胎薄光潤,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紫檀木靈芝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