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過飯了嗎?
●吉光


《華嚴經.十無盡藏品》的「施藏」,經文云:「此菩薩稟性仁慈,好行惠施。若得美味,不專自受。要與眾生,然後方食。」此段經文,雪公講解如下:

稟性,是多生多劫所成的習性,菩薩習染仁慈心而布施,有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。財、法、無畏,此三者眾生皆有缺乏,菩薩憐憫而慈心布施。如文王視民如傷,即是菩薩心,好行惠施,以施為樂。

布施,首先說食。民以食為天,不證聖人果位,不能不食。世間聖人,也必須食。食有缺乏者,才布施給他,否則不必。中國古時,與人見面,常問:「有沒有吃過飯?」這意思是:若還未食,就要施給他食物。此一習俗,即出佛典,足見中國受佛教化很深。西洋各國之人,彼此見面無此口頭語。中國人日常口頭語,即是聖言量。

中國自唐代以後,佛化至為普遍,固有文化與佛教混而為一。我在濟南所記的方言甚多,大都是含有佛法。如受刺擊有痛覺時,便脫口而出一「佛」聲。此習慣語,濟南人皆不自知,我學佛多年後,才發現此義。

昔日皈依,須念戒念布施,問人食否,若答「未食」,就不得不施予食物,常如此,自然養成布施的心。

(摘自民國六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《華嚴》講錄)
(圖:民國七十五年二月四日,蓮社圍爐,雪公開示大眾。)
【圖說】問人食否,若答「未食」,就不得不施予食物。常如此,自然養成布施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