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謙沖自牧 恆順隨喜」的身教
●吳省常


初見徐老師,是第一次參加慈光講座時。那時老師講的是《唯識簡介》,學人因在校剛修完心理學,覺得十分相應。加以眾多授課老師之中,唯老師較無鄉音,自然覺得親切。那年老師四十歲,正值盛壯之年。

之後,又參加幾次初、高級講座,老師都是開唯識學的課,便直覺地認為老師專弘相宗,與講《心經》的周老師,並為雪公的左右二脇。這想法一直到參加內典班都沒變過。

雪公晚年,鑑於時代變遷,中華文化漸趨頹弱,倫理及做人無復有人倡導,乃創論語班,弘揚中華文化。雪公與老師分擔上、下《論》,直至雪公往生。而老師仍持續講學不輟,原來,老師本就有中華文化的深厚底氣啊!

更到後來,老師承擔週四的講經,所宣不再囿於相宗,《法華》、《楞嚴》、《維摩》乃至淨土五經,應已融會性、相而導歸於淨土,想來建基在相宗的紮實功夫,談般若不再是游談無根的了。

而週六講述《易經》,又是另一番氣象,老師在其中頗多意會與心得,這心得也是建基在年輕時,追隨傅世銘老師,日日孜孜矻矻的結果。尤其融通佛法與儒學,更異於其他談《易》講席。於是南北會聚的老、中、青同學,濟濟一堂,蔚為盛況。

此時,老師已是耄耋之年了。

回想初至臺中,曾寓居於善果林後面的宿舍,與老師先前的住處近在咫尺。只因教學繁忙,未曾就近親近。唯師母卻常到大廚房來找紫英師姐,言談之間,對老師總是愛而敬之。學人私忖:「老師公務員收入微薄,是什麼能令師母跟著含辛茹苦而百般護持?」是日用平常間有真修養吧!

遙憶十年前,學人身罹重病,老師前來探望,看著針管齊聚的身子,老師眼中滿是悲憫。學人離開醫院後,勉強作一首自懺功淺的〈有省〉詩,轉呈老師,未料老師竟和韻一首,詩云:

資糧道遠欣承諾,淨域無疆任往來。
不有明師西向指,今生豈得出塵埃。
花飛葉落須當悟,鳥語微風心眼開。
俱是雪公勤教誨,思恩好把寶蓮栽。

句句勉勵,聲聲叮嚀,莫忘師恩,而相期蓮池海會。如今,老師已西去寶池,學人亦當自勉!

老師在布帛菽粟的生活中,煥發出一片書香;老師皓首窮經,緜緜密密的功夫,讓佝僂的身軀得以無限伸展。這些,學人望塵莫及,然心嚮往之。而老師的謙沖自牧,對學人的意氣飛揚,有所節制。老師的恆順隨喜,對學人的嫉惡如仇有所寬解。誰說這不是身教呢?

老師元旦「元亨利貞」的開示,言猶在耳。老師「酬恩栽蓮」的訓勉,謹記在心。祝老師蓮品增上,早日乘願再來!


【圖說】句句勉勵,聲聲叮嚀,莫忘師恩,相期蓮池海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