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讀不厭:
曾文正公的治家方法
●慕蓮


世出世事,莫不成於慈忍,敗於忿躁。故君子以慈育德,以忍養情。

我們常說中國是一個講究倫理道德的國家,中國人一向對「家」的觀念非常重視,〈大學〉上就有所謂「家齊而後國治,國治而後天下平」的說法。治家與治國的範圍雖然有大小的分別,事務雖然有繁簡的差異,推究到它的原理原則,是沒有什麼差別的。

今天藉著介紹曾國藩的治家方法,希望能對中國的倫理思想有更真切的了解。進而對於整個中華文化的精神有更深一層的體會。

滌生立志

據說曾文正公在二十歲以前,雖然讀書為文,但未確立大志,到二十一歲那年,才立志學聖賢,變成了另外一個人。他號「滌生」,這「滌生」二字,便是在這個時候改的,改後他痛下決心道:「滌是滌去舊污的污穢,正如袁了凡所說的:『從前種種,譬如昨日死。從後種種,譬如今日生。』」他又給自己寫一道座右銘:「不為聖賢,便為禽獸。不問收穫,只問耕耘。」

治身治家

曾公治家,以恪守祖訓為要務,他在家書中,時常提醒家中兄弟子姪,應當記著祖父治家的八個大字:早、掃、考、寶、書、蔬、魚、豬。曾公為了使家人不忘記祖訓,曾將他祖父星岡公的遺訓,編成家規,他說道:「昔吾祖星岡公最講治家之法:第一要早起,第二要打掃清潔,第三要誠修祭祀,第四要善待親族鄰里。凡親族鄰里來家,無不恭敬款接,有急必周濟之,有訟必排解之,有喜慶必賀之,有疾必問,有喪必弔。此四事之外,於讀書種菜等事,尤為刻刻留心。故余近寫家信,常常提及早、掃、考、寶、書、蔬、魚、豬者,蓋祖父相傳之家法也。」

曾國藩居官三十餘年,他治身治家之節儉,也是世所罕見。在楊公達所編的曾公軼事中曾經記載:「公秉性節儉,平時不穿帛製的衣服。當三十歲生日,曾做了天青緞馬褂一件,在家從不輕易穿,只有遇到慶賀及過年時才穿一下。這件衣服藏了三十年,還像新做的一樣。曾公還曾經開玩笑地對人說:『古語云:衣不如新,人不如故。但是在我看來,衣服還是舊的好穿。』」又相傳曾國藩每餐只吃一樣葷菜,當時的人曾稱他為「一品宰相」。

訓誡子弟

曾公治家,雖然以恪遵祖訓,編纂家規為先務,對於教訓子弟,更是不遺餘力。曾公教訓子弟之道,大致不外積極與消極兩方面。消極方面,以告誡子弟不可驕傲怠惰為主,他說:「吾家現雖鼎盛,不可忘寒士家風,子弟力戒傲惰。戒傲,以不大聲罵僕從為首;戒惰,以不晏起為首。」又說:「吾家子弟,滿腔驕傲之氣,開口便道人短長,笑人鄙陋,均非好氣象。賢弟欲戒子姪之驕,先須將自己好議人短,好發人覆之習氣,痛改一番,然後令後輩事事警改。」

為了箴砭驕惰,積極方面,曾公告誡弟子,以謙勤為主。他說:「弟為余照料家事,總以儉字為主,情意宜厚,用度宜儉,此居家居鄉之要訣也。」曾公先世,半耕半讀,曾公雖然聞達,仍然希望家中子弟能繼承家風,他說:「我家子姪,半耕半讀,以守先人之舊,慎勿存半點官氣。」又說:「諸弟不好收拾潔淨,比我尤甚,此是敗家氣象。嗣後務宜細心收拾,即一紙一縷,竹頭木屑,皆宜撿拾伶俐,以為兒姪的榜樣,一代疏懶,二代淫佚,則必有晝睡夜坐,吸食鴉片之漸矣。四弟較九弟勤,六弟季弟較懶,以後勤者愈勤,懶者痛改,莫使子姪學得怠惰樣子,至要!至要!子姪除讀書外,教之掃屋抹桌凳,收糞鋤草,是極好之事,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。」

曾公教訓子弟,無論是積極的訓導,或為消極的制止,其目的無非想要使子弟能自樹立,所以在曾公的日記上曾記載道:「所貴乎世家者,不在多置良田美宅,亦不在多蓄書籍字畫,在乎子孫能自樹立,多讀書,無驕矜習氣。」

以身作則

想要教訓子弟,必當先正其心,以身作則,曾公說;「達官之子弟,聽慣高議論,見慣大排場,往往輕慢師長,譏彈人短,所謂驕也。由驕而奢、而淫、而佚,以致於無惡不作,皆從驕字生出之弊。而子弟之驕,又多由於父兄為達官者,得運乘時幸致顯宦,遂自忘其本領之低,學識之陋,自驕自滿,以致子弟效其驕而不覺。吾家子姪輩亦多輕慢師長,譏彈人短之惡習,欲求稍有成立,必先力除此習,力戒其驕。欲禁子弟之驕,先戒吾心之自驕自滿,願終身自勉之。」

男耕女織,乃中國過去農業社會之下常有的現象。

曾公為了保持半耕半讀的家風,所以恆以耕種事教導他的子弟;又以紡織事警戒家族的婦女,有一句諺語說:「教婦初來。」曾公當新婦初至其家時,也主張施以教訓,但是應當用漸進的辦法。他曾說:「新婦始至吾家,教以勤儉。紡織以事縫紉,下廚以議酒食,此二者,婦職之最要者也。孝敬以奉長上,溫和以待同輩,此二者,婦道之最要者也。但須教之以漸,渠係富貴子女,未習勞苦,由漸而習,則日變月化,而遷善不知,若改之太驟,則難期有恆。」

最重和睦

曾公對於家庭,最重和睦,曾說:「兄弟姒娣,不可有半點不和之氣。」中國不是有一句俗話嗎?「家和萬事興」。曾公對於家庭,固尚和睦,對於近鄰,也以和睦為主。在他寄給兒子曾紀澤的信上曾說:「李申夫之母嘗有二語云:『有錢有酒款遠親,火燒盜搶喊四鄰。』警戒富貴之家,不可敬遠親而慢近鄰也。我家初移富宅,不可輕慢近鄰,酒飯宜鬆,禮貌宜恭。除不管閒事,不幫官司外,有可行方便之處,亦無吝也。」

曾公治家的方法,大抵遵守祖訓,他善待鄰里的主張,就是其祖星岡公所謂「人待人,無價之寶」也。

長久之計

由以上的敘述,大家可以感覺得到曾公對於家事異常關懷,除了與祖訓有關外,還有其他的原因。曾公嘗說:「居官不過偶然之事,居家乃是長久之計。能從勤儉耕讀上做出好規儉,雖一旦罷官,尚不失為興旺氣象。若貪用衙門之熱鬧,不立家鄉之基業,則罷官之後,便覺氣象蕭索,凡有盛必有衰,不可不預為之計。」這一段話可以說是曾公久歷宦途,飽經世故後的切身感受。

有一句話說:「家庭是事業的基礎。」我們從小就深受家庭的影響,長大後,說不定也要組織家庭,希望今天介紹的治家方法,對現在或未來,有些許的幫助。



(本文初刊於《明倫月刊.一八二期》,錄自本社中華文化「教育漫談」節目)
【圖說】曾公嘗說:「居官不過偶然之事,居家乃是長久之計。能從勤儉耕讀上做出好規儉,雖一旦罷官,尚不失為興旺氣象。」



【前期連結】志道 據德 依仁 游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