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親的叮嚀
●德芬

為人父母,總想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,期盼「孩子比我強」。漢高祖劉邦,病危時,為確立嫡長子劉盈為帝位繼承人,也與天下父母心一般,親筆撰寫了《手敕太子文》的遺訓,諄諄告誡和囑託兒子,劉邦說:

吾遭亂世,當秦禁學,自喜,謂讀書無益。洎踐阼以來,時方省書,乃使人知作者之意。追思昔所行,多不是。

堯舜不以天下與子而與他人,此非為不惜天下,但子不中立耳。人有好牛馬尚惜,況天下耶?吾以爾是元子,早有立意,群臣咸稱汝友「四皓」,吾所不能致,而為汝來,為可任大事也。今定汝為嗣。

吾生不學書,但讀書問字而遂知耳。以此故不大工,然亦足自辭解。今視汝書猶不如吾,汝可勤學習,每上疏宜自書,勿使人也。

劉邦說,我年少時適逢亂世,正當秦皇焚書坑儒、禁止我們讀書求學,我還為讀書沒有用處,而沾沾自喜。自從登基以來,常常要審查批閱奏疏,不明白的地方,只好請人告訴我作者的意思。此時回想自己昔日所作種種,實在有很多不對的地方。

堯舜二位聖人,不把天下傳給自己的兒子,而禪讓給賢德的人,這並不是不知珍惜統理天下的機緣,而是認為自己的兒子不堪擔當大任罷了!一般人得到好牛駿馬尚知珍愛,何況是得到大好江山呢?

我因為你是嫡長子,早有立你為儲君之意,群臣也說,你的朋友「商山四皓」我招攬不成,卻為你而來,足可證明你可以承擔重責大任。所以決定立你為王位繼承人。

我生平沒有下工夫於寫字讀書,但恆常學習,請教別人,漸漸增加所知。雖然我寫的字不很工整,但也足夠表達我的心意。現在看到你寫的字還比不上我,希望你要勤奮學習,每次呈上的奏疏應該自己書寫,不可找人代筆。

《手敕太子文》這篇遺訓中,劉邦深悔早年輕薄文人之舉,並現身說法告訴兒子為學的重要性。劉邦駕崩後,十六歲的劉盈繼承皇位,後人稱為漢惠帝。


【圖說】商山四皓,他們都是秦朝博士,隱居山林。劉邦得天下後,曾邀請他們出山輔佐,遭拒。


【前期連結】齊家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