擇善固執
●恭東

雪廬老人,看到弟子解門也好,行門也罷,常常進進退退,於是說了以下的話來勉勵大家:

為學求道,都必須要「擇善固執」,才有成就之時候。

晉朝的「書聖」王右軍(王羲之),很羨慕東漢人稱「草聖」的張芝,推崇他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,終獲其成。他自己也跟著效法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,終於成為「書聖」。學書法,是件小技巧而已,尚且如此用功精進才有成就,而何況我們是學出世間大道的人啊?

大家都有志於成佛之大道,有的人已經受五戒,更或者已經受持菩薩戒了,算是已經擇乎至善的人了。但是如果不能擇善固執,也是徒然無功啊!

固執之方法,在學古人「名利不能移其志」,名利不能改變其成佛的志向。如果為了供養父母,養育妻兒,不能辭官退休,亦必須自己甘願居於最下品的官吏,以免日後因力不勝任而壞事。如此雖有損於目前,然必有益於日後。如孟子所云: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。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」天將降大任,必先空乏其身,而內心必定是充盈無匱乏的,此間的得與失?相信已經相當清楚了。

我們修學淨土法門,最重要是深信切願念佛。遇到各種順逆境界的考驗,必定得「擇善固執」來念佛,不改修他法,如此才能夠算是真正的老實念佛人!

【圖說】張芝臨池學書,池水盡黑,終獲其成。學書法尚且如此用功精進才有成就,何況是學出世間大道!


【前期連結】我們與「道」的距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