雕竹根牧童臥牛 .清
●封底設計/願捨

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,象徵勤奮堅韌、忠厚溫和,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六畜之一,也是農耕社會裡重要的生產力。先秦銅器上有著牠神秘嚴肅的紋飾,兩漢貴族墓葬明器有著牠的牛形俑,更是宋元畫家筆下的常客,是藝術表現最豐富的動物之一。

此器為清朝竹雕名器,取竹子地下莖圓雕而成。明清時期竹雕家,多取用生長二至四年竹子,因竹的紋理結構細密、老嫩適中,經雕刻打磨,光潤平整不亞於木紋。此器長十.三公分、寬七.九公分、高十.三公分,形雕牧童天真無邪,頭盤髮髻,背著斗笠悠閒斜坐水牛背上。右手扶牛角,左手牽繩,向下俯視。牛四足彎曲臥坐,樣態憨萌溫馴,生動展現牧童與牛深厚情誼。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

(點選可放大)


【前期連結】國之重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