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代高菴善悟和尚說:
我初遊蘄州(湖北省)五祖山,遇上佛鑑禪師正在小參(注)。
佛鑑禪師說:「貪欲瞋恚,過如冤賊,當以智敵之。智猶水也,不用則滯,滯則不流,不流則智不行矣,其如貪欲瞋恚何?」
貪欲及瞋恚的罪過有如冤家盜賊,當以智慧抵擋。智慧如水,不運用則停滯,停滯則不會流動,不流動則智慧無法運行,又怎麼奈何得了貪欲瞋恚呢?
我當時雖然年少,心知佛鑑禪師是善知識,於是請求在寺中掛單。
高菴悟和尚曰:
予初遊祖山,見佛鑑小參。謂貪欲瞋恚,過如冤賊,當以智敵之。智猶水也,不用則滯,滯則不流,不流則智不行矣,其如貪欲瞋恚何?
予是時雖年少,心知其為善知識也,遂求掛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