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貴的諸山長老、慈悲的長老尼、比丘大德、尼師大姐、式叉尼、沙彌尼,我們的長官:南投縣大家長─許縣長、馬立委、廖鎮長,還有護法檀越們,大家早安。
今天太歡喜了,有大家的慈駕光臨,真是蓬篳生輝。我們是小道場,不能容納所有的法師、居士都到大殿,所以有的就在餐桌的現場,有幾位就在前面的廣場。
了一老和尚開山
首先介紹本精舍是了公法師父,上了下一老和尚,他老人家在民國七十六年就開始建,到八十年建好,了公老人家不當方丈,恭請海公做第一任方丈,當時是傳平法師作監院。那時果清第一次閉關,三年後閉關出來,了公叫果清回來接第二任住持。第二任完畢,果清又想閉關,就恭請慧天長老接第三任方丈。接著果清又被請來做第四任,就一直做,做到現在也不曉得做幾任了。
海公在任的時候,就提倡每年要結夏安居,要半月半月誦戒,所以依止老人家,結夏安居的有許多道場,一直延續到現在。每半月半月誦戒。提倡上去誦戒者,不看戒本,必須背誦,因為是誦戒,而非讀戒。最近本道場有新的誦戒儀規,生命電視臺有錄製,在教界有流通,都可以看到。
持戒念佛為道風
本道場以「持戒念佛」為道風,為何如此?因為「持戒念佛」乃末法時代超生脫死的大慈舟航,我們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,就太殊勝了。
講到「持戒」,因為時間有限,只能簡要言之。《六十華嚴經》開示:「戒是無上菩提本,應當具足持淨戒,若能具足持淨戒,一切如來所讚歎。」持戒是成就無上佛果菩提的根本,既然如此,我們就應當輕重等持,具足受持佛陀為我們所制的戒法。假如持得皎如冰霜、塵點不染,具足持淨戒,則是一切諸佛所共同稱揚讚歎的對象。
所以我們最近就辦律學院,辦律學院等於為教界蓋高樓大廈打地基一樣,把基礎打得非常穩固,才能往上蓋高樓大廈,所以我們小道場,特別辦了律學院,就是幫忙教界穩固好地基的基礎。
持戒能夠持得好,修任何法門皆容易成就,尤其我們修淨土法門,在淨業三福裡,也特別注重持戒。第一福─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。第二福─受持三歸、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。第三福─發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讀誦大乘、勸進行者。由此淨業三福就能知道世尊非常注重持戒,修任何法門皆要注重持戒,才容易成就。
修淨貴全三妙方
接著講到「念佛」,簡單用一、二首偈頌來說明。
第一首:
簡要解釋:「修淨貴全三妙方」,修淨土念佛法門,最可貴的,要具足完全三種微妙的方法,哪三種微妙的方法呢?「信深願切念誠莊」,首先要信深,對這個念佛法門要信心十足,非常真實,絕對不疑惑。如此則因為信深,幫我們開啟往生的誓願,有信有願,就能引導我們念佛的修行。所以首先要深信,接著發起懇切的願,「願」則厭離娑婆種種苦,欣求極樂種種殊勝妙樂;「信願」的心非常懇切,有信有願就引起我們修行念佛的正行。行有正行、有助行,正行則執持名號、一心不亂,助行則持戒、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我們也要慈悲利濟眾生。
信深願切之後,就要好好念佛,念佛怎麼念?我們要「念誠莊」,念佛就要至誠恭敬,「莊」就是莊敬、恭敬的意思。至誠恭敬之後還要「攝根淨念如憶母」,要「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」念佛的時候,至誠懇切,由我們的意根念進來,然後舌根念得清清楚楚,耳根聽得清清楚楚,身根坐得正直,鼻根唯嗅佛香,眼根不東張西望。能夠攝根念佛,沒有妄想雜念,就是淨念。淨念相繼「如憶母」,我們要如同孝子憶念慈母,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眾生的大慈悲母。阿彌陀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,我們眾生也能夠如子憶母的念阿彌陀佛,決定能夠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,不可思議。
「畢竟當來歸故鄉」,能夠信願行具足,好好念佛的話,我們畢竟將來都能夠往生到極樂世界,娑婆是作客,暫時住的,極樂世界才是我們真正的故鄉。
念佛真實秘密訣
上述偈子是果清在閉關的時候作的,另外下面再引的偈,是雪公老恩師作的。
「一念毒心生」,一念貪瞋癡的心生起,「急壓一聲佛」,就趕快急切的用一聲阿彌陀佛壓伏住它。壓久了,它就乖乖的不再打妄想雜念。「惡言不出口」,惡的言語、害人的話,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都不出口。「損人事莫作」,損人惱害眾生之事皆不造作。「久久成自然」,久久能夠這麼做,習慣成自然。「往生可帶業」,將來就可以帶業往生,我們一面好好念佛,一面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能夠如此,久久成自然,就能帶業往生。「是名伏惑法」,這個叫做伏惑的方法。「真實秘密訣」,這就是真實秘密的訣竅,若能依之奉行,定能往生。
最後祝福大家福慧增長,將來都能往生極樂世界,同成佛道,阿彌陀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