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完餐一個小時了,餐桌前還有一個身影,低著頭不知道在忙活什麼。
另一個小身影好奇地晃了過來,一探頭便發出驚呼:「這不是媽媽的不沾鍋嗎?哥哥你居然把它給脫皮了!」妍妍轉頭看了看坐在客廳的媽媽,竟很淡定的在看書。
「這把不沾鍋年限到了,已經燒壞啦!你看這裡的顏色跟邊邊不同,有害物質會釋放出來。我就想趁回收前把表層刮開來,看看下面是什麼。」凱凱拿著鋼刷繼續刷。
妍妍摸了摸正常的部分,再摸摸刷出來的底層,觸感果然不大一樣,卻察覺不出塗層的厚度,驚訝地說:「這麼薄的一層,竟然就可以讓平底鍋變成不沾鍋!」
媽媽也湊過來說:「不沾鍋可是廚房新手的福音啊~當還不熟悉烹煮技巧,不沾塗層就可以確保一定的成功率呢!」
摸了摸刮傷的地方,媽媽接著說:「不過使用限制很多,太熱、酸性和尖銳物,都會讓不沾鍋受傷。」
凱凱恍然若有所悟地說:「難怪之前有個同學的外號叫不沾鍋!」
妍妍好奇地問:「他自己知道這個外號嗎?」
凱凱說:「這就說來話長了~」
原來,凱凱班上這學期來了個新同學,不同於其他轉學生的觀望期,神奇的是他很快就和大家打成一片,就連幾位不容易相處的同學也能處得來。
有同學問他是怎麼辦到的?他神祕地說:「有聽過一種廚房神器嗎?」同學驚訝地反問:「神器?」不沾鍋的「美名」就從此產生了。
但隨著時間,大家發現他那圓融隨和的一面,並非個性本來如此,而是交際技巧,一牽扯到個人利益,真實性格就漸漸透顯出來了。從此,不沾鍋的外號,反而成為一種諷刺。
妍妍皺著眉頭問:「後來呢後來呢?」
凱凱說:「不知道啊~他又轉學了。希望他到新的環境,不只是重新換一把不沾鍋而已啊~」
頓了頓,凱凱惋惜地說:「其實不沾鍋同學也值得學習,至少他願意找尋方法快速融入新環境。若當時大家也能反過來善待他,說不定可以相處得更長久吧~」
媽媽拿出凱凱出生前就有的鐵鍋說:「懂得善用的人,鐵鍋也可以是不沾鍋!好的鍋子,要有良好的質地;不同的鍋子,也各有功能。有心去理解學習,也就能發揮更大的價值呢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