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開卷語:
五福臨門
●鞭鼓生

何謂「五福」?《書經.洪範篇》說︰「五福︰一曰壽、二曰富、三曰康寧、四曰攸好德、五曰考終命。」其中攸好德,好,喜好。《孔安國傳》:「所好者德福之道。」

在這五福中,請看看您周邊的長輩親友,在人生這趟旅程中,有幾人是五福臨門的?有人雖富,身體欠安。有人身強體健,卻終日勞碌奔波。有人有壽也富足了,卻子女爭產,不得安寧。而能夠安然壽終正寢的,更是寥寥無幾?

學佛念佛的蓮友,會說:「我不用五福臨門,只要臨命終時,可以蒙佛祖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好。」當然,能夠這樣最好。話說五福之中,「所好者修德」這一福,是最為關鍵。「攸好德」是其餘四福的根本源頭。君豈不聞:「厚德載福。」一旦積累了深厚的修善功德,自然承載諸多福報。《國語.晉語》:「吾聞之,唯厚德者能受多福,無德而服者眾,必自傷也。」所以實踐了「攸好德」這一福,壽、富、康寧、考終命。也必接踵而來,加諸行者。

另外《阿彌陀經》說:「舍利弗,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,得生彼國」。所以往生西方也要行善修德。攸好德是世法與出世法的基本功。在世間法上,能夠攸好德,能夠感召壽、富、康寧、考終命等福報。而出世法,修淨土行者,能夠精勤念佛,又行善修德,具備了往生因緣,正是因真果正,得生彼國。這是莫大的感應啊!

一般世間人,每天睜眼總求生活能夠溫飽,也期盼富足康寧一生。那麼,學佛了,如果富足,又康寧了,會不會沉溺在富足安樂的境地中,而忘了簡素淡泊的求道目標?嗯!有可能吧!喜歡登大山的朋友,都會隨身攜帶指南針,以便一旦迷失在群山峻嶺中,可以定出方位,知道出山的方向。所以這修行的指南針,可不能因享福而漏失了。我們可要每天定位,不因有福沒福而改變。




【前期連結】春山暖日和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