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沈舒華,號苧茶,是錢唐縣(今浙江省杭州市)推舉的孝廉。
沈舒華從小敬信三寶,力行善事。曾經刊定佛經,以及各種勸人為善的書籍,印行布施。至於戒殺、放生等善事,更是切實努力奉行。
到了中年,沈舒華受持五戒,長齋、奉佛,專心修學淨土法門。每天誦念阿彌陀佛名號五萬聲,數十年來都沒有間斷。
晚年,沈舒華被選為甯郡的教職,但他推辭不赴任,並繪製「趺坐蓮臺圖」以明心志。
一天晚上的五更天(三時至五時),忽見室中光明一片,以為天亮了,便起身禮拜;但是沒過多久,就又恢復成夜晚的昏暗。
過了半個月,沈舒華剛做完早課,感到身體疲憊倦怠,但仍默持佛名,沒有因為不適而停止念佛。隔天晚上,沈舒華就合掌而逝了。當時是在清嘉慶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。
◆
《淨土聖賢錄續編》的編者西史氏說:古人經驗中,曾有鏡光現於牆壁上,也有月光現於塔上;《往生集》說,這是身心瑩徹明顯的應驗。像沈舒華這般看見室中光明,還沒有類似的記載。
(出自《染香集》)
沈舒華,號苧茶,錢唐孝廉。
自幼敬信三寶,力行善事。嘗刊佛經及諸善書印施,戒殺、放生等事,尤實力奉行。
中年受五戒,長齋奉佛,專心淨土。日誦彌陀名號五萬聲,數十年無間。
晚選甯郡教職,辭不赴。繪趺坐蓮臺圖以見志。
(《染香集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