❦ 菩提樹下說故事:
受持商那衣的祖師
●怡萱

阿難尊者要入涅槃,便將佛陀家業付囑商那和修尊者。

商那和修尊者往摩突羅國途中,來到一座毘多寺,剛好太陽要下山了,就住宿該寺。

當時寺裡有兩位比丘,正在論議過去曾聞尊者說:「若有比丘,不犯小戒,就叫勝戒;遍聞諸事,更無異聞,就叫多聞。」

尊者一聽便說:「商那和修不是這麼說的,他說的是:『見清淨者,叫淨持戒;淨持戒者,叫第一戒;如聞而行,叫做多聞。』」

這兩位比丘問:「您是商那和修尊者嗎?」尊者坦然承認。

比丘又問:「您為何名叫商那和修?因為您受持商那衣(麻衣)嗎?還是由於過去的善因緣,才叫商那和修?」

尊者答:「我正是以這兩種因緣,名為商那和修。」

比丘再問:「過去是何因緣呢?」

尊者說:「很久以前,波羅捺城有位商主,帶領五百商人入海尋寶。他們在路上遇見一位患病的辟支佛,便暫停當地,按照醫生指示照顧他,直到他漸漸痊愈。

當時那位辟支佛就穿著商那衣,由於天氣漸涼,商主欲以毛衣供養,便詢問他:『能不能捨商那衣,改穿毛衣?』

辟支佛回答:『我穿著商那衣出家,又穿著商那衣得道,現在也要穿著商那衣入涅槃。』

商主請求辟支佛:『希望尊者不要入滅,與我們一同入海,等回來之後,我一定終身供養尊者飲食、衣服、臥具、湯藥。』

辟支佛說:『我現在不能隨你入海,你發此心,當得大功德。』便在商主面前飛上虛空,施展種種神變,然後入滅。

當時的商主就是我,我供養他的舍利之後,就發大心,願我將來能遇聖師;從此經過無數漫長歲月,尋師訪道,如法修行,如今我已具足聖師所圓備的一切功德。當時我還發願,未來不論生到何處,威儀、法則、所著衣服,皆如那位辟支佛;以此願的關係,出生以後就常穿商那衣,出家之後也是如此,一生修法,皆受持此衣。」

比丘即問:「如何受持此衣?」尊者回答:「我受具足戒時,求盡形壽受持此衣,以這個意義,叫做受持。」比丘讚歎:「您的名字真是好啊!」

(出自《阿育王傳卷》)


4-x.png



【原文】《阿育王傳卷第五》

尊者阿難將入涅槃,商那和修向摩突羅國,於其道中到一寺邊,名為毘多,會值日沒,即宿彼寺。

時此寺中有二摩訶羅比丘,共論議言:「我昔聞商那和修作是言:若有比丘小戒不犯,是名勝戒;聞事都盡更無異聞,名為多聞。」

商那和修聞此言已,語摩訶羅言:「商那和修不作是語。其所說者作如是言:見清淨者,名淨持戒;淨持戒者,名第一戒;如聞而行,名為多聞。不如汝言。」

摩訶羅言:「汝是商那和修耶?」

答言:「我是。」

摩訶羅問言:「汝以何緣名商那和修?汝為受持商那衣,故名商那和修?為以過去善業緣,故名商那和修?」

尊者答言:「以二因緣,名商那和修。一以受持商那衣故,二以過去善因緣,故名商那和修。」

又問言:「過去因緣其事云何?」

尊者答言:

「過去之時,波羅捺城有一商主,與五百商人共入於海道中,見有一辟支佛身有病患。時此商主共諸商人即便停住,隨醫所教飲食湯藥而治辟支佛,辟支佛以漸得差。

時辟支佛著商那衣,商主即便諮辟支佛,欲與[疊*毛]衣。語辟支佛言:今可捨是商那之衣,著此[疊*毛]衣?

辟支佛答言:我以此衣出家,亦以此衣得道,今當以此商那之衣而入涅槃。

商主語言:唯願尊者莫般涅槃,共我入海,入海還來,我當終身供給尊者飲食、臥具、病瘦、湯藥。

辟支佛言:我今不能入於大海。子好發歡喜當大得功德。

於商主前即飛虛空,作種種變,而入般涅槃。

爾時商主即我身是,我以供養彼舍利訖,即發心:願使我未來遭值聖師,復過於是百千萬億,如今聖師所得功德我悉得之,使我將來所生之處,威儀法則及以衣服如辟支佛。

以是願故,生便常著商那衣服,乃至出家亦常著之,壇上盡形受持是衣。」

即便問言:「云何受持是衣?」

答言:「我受具戒時,求盡形受持是衣,以是義故名之為受。」

摩訶羅言:「汝名真好!」



【前期連結】生身陷入地獄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