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筆筒為康熙送給皇孫乾隆的禮物,由壺蘆製成。壺蘆即葫蘆,果實中細而上下圓大,如何做成此方形筆筒?乃將幼小的葫蘆,納入刻有陰文的範模中,隨著葫蘆成長,逐漸填實範模中的空間,待葫蘆木質化後取出,範模的陰刻圖文便於葫蘆上作陽文顯示出來,此即「範制葫蘆」做法。製作過程深具巧思,十分不易。
此器長一〇.九公分、寬一〇.六公分、高十四公分,作筆直方筒形。筒身四面均有長形框,框內有楷書陽文兩行,全器內文為:「上古結繩,易以書契。經緯天地,錯綜群藝。日用不知,功蓋萬世。右成公綏句。」器底有陽文「康熙賞玩」數字。筆筒造型方正,邊鑲玳瑁,套模成形的文字筆劃清晰,做工精細,並附紫檀木盒。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