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一大師「如何研讀《靈峰宗論》」
●禮白

弘一大師,中國現代藝術教育的先驅,也是近代著名的高僧之一。一生持戒嚴謹,實踐躬行,德行高潔,悲願深廣,深受四眾弟子的景仰。尤其精研南山律,弘法不輟,被尊為律宗第十一代祖師。

民國十七年,弘一大師於上海,接獲故交姚石子居士來信,得知其誠心歸依三寶,深感欣慰。隨即親筆致書,表達讚歎與鼓勵,並依自身修學經驗,為姚居士精選數部適合初學者閱讀的佛書,作為入道門徑。

其中,弘一大師對明代高僧蕅益大師所著《靈峰宗論》尤為推崇,認為學佛者閱讀此書,必可建立正知正見。《靈峰宗論》為蕅益大師一生修學的精要,弘祖由衷敬仰,曾於關中摘錄《宗論》中警訓,編成一卷,名曰《寒笳集》,以作日常警策,足見其對蕅祖之尊崇敬重。

在致姚石子信中,弘一大師悉心指導姚居士研讀《靈峰宗論》的方法,言詞懇切,意蘊深遠,不僅對當時學佛人有所啟迪,亦可作為後世修學的指引,十分珍貴,堪為法海之明燈。書信內容如下:

萬不可急求速效

石子居士禮席:

《靈峰宗論》是明末高僧靈峰蕅益大師的文集,在近古高僧中,蕅益大師的知見可說是最為純正。居士剛接觸佛法,若能先閱讀此書,奠定正確佛法根基,自然不會被其他流派的錯誤學說所迷惑。此書內容深淺兼具,涵蓋淨土宗、禪宗、天台宗、賢首宗(華嚴宗)、慈恩宗(法相宗)及密宗等,都詳細解說,並非專談某一法門。

建議您可以先從「法語」與「書信」兩類入手。剛開始接觸佛法,難免有些文章看不懂,可以先挑選淺近明白的內容學習,至於較難理解的部分,可以暫時擱置,待以後修學更深入時再來研讀。

書中多為短篇文章,篇章各自獨立,因此可跳躍式選讀,不必拘泥於章節順序。初次接觸佛教經典,不可能馬上就完全理解,但只要持之以恆,慢慢深入,原本不懂的地方,日後自然能有所領會。切不可浮躁求速效,否則只得皮毛,難入法意。

另外,書中有三篇文章,值得優先閱讀,分別是:

卷四之二第四頁—《孝聞說》。

卷六之一第十一頁—《廣孝序》。

卷七之四第三頁—《建盂蘭盆會疏》。

這幾篇論文,探討世間孝與出世孝的關係,以及如何圓滿真正的孝道,適合初學者閱讀。

閱佛書不可如閱報紙

《靈峰宗論》乃蕅祖畢生修行實證的心血,不僅事理圓融,更處處流露出徹骨悲心,感人肺腑,發人深省。讀蕅祖的文章,很容易激發修行者的道心,誠如日本江戶時代天台學者靈空光謙所言:「讀蕅益《宗論》,而不墮血淚者,其人必無菩提心。」

我們應如何研讀《靈峰宗論》?

一、先閱法語及書信:凡可理解者先行研讀,至於難解之處,不妨暫緩。

二、不妨跳躍閱覽:文章各自獨立,可跳躍式選讀,不必拘泥順序。

三、萬不可急求速效:學佛貴在長久持續,而非一蹴可成。

弘一大師云:「閱佛書萬不可如閱報紙,走馬觀燈,一過目便歇。須是細心玩索,每日或看一二段,或僅數行,三翻五轉,以文會意,牢記勿忘,方得實益。」我們研讀《靈峰宗論》,亦當如此,不僅要通曉文字義理,更重要的是學習法法消歸自心,時時警策自心,方不致迷失方向、偏離正道。

《靈峰宗論》誠值得一讀再讀,若能日誦一段,反覆思維,不但能深入佛法義理,更能啟發自省,導引躬身力行,實為初學與久修者共同的寶筏。

4-2.png
【圖說】民國三年,浙江第一師範學校,學生成立金石篆刻研究的「樂石社」,李叔同、姚石子先後加入。

【前期連結】內因淳厚 外緣自豐